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3-15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构成要件之一是多个债务的产生原因必须是基于不同的法律关系。例如,一日王某乘坐李某驾驶的出租车去异地办事途中,该车与张某的面包车发生碰撞,导致王某受伤并花费医疗费用。在这种情况下,李某基于运输合同关系对王某负有违约债务,而张某基于侵权关系对王某负有侵权债务。这里的法律关系不仅包括性质不同的法律关系(如违约和侵权),还包括性质相同但基于不同法律关系的情况(如都是侵权)。即使法律关系性质相同,也是基于数个法律关系而不是一个法律关系。因此,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发生原因和事实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共同侵权和合同约定并不会导致不真正连带债务的产生。
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由于各项债务是基于不同的发生原因而分别存在的,债权人对数个债务人均享有分别独立的请求权。例如,甲擅自将乙托其保管的财产交给丙使用,导致财物损坏。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乙对债务人甲和丙分别享有违约请求权和侵权请求权,且这两个请求权是互相独立的。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另一个要件是数个债务人的给付内容必须是相同的。各个债务的清偿不分比例,每个债务人均负有全部清偿的义务。一旦某一债务人清偿了其全部债务,债权人的债权就得以全部实现,债权人无权再向其他债务人求偿。正是由于给付内容的同一,才会出现一债务人履行债务使其他债务人的债务消灭的情况。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形成还要求数个债务人之间只存在偶然的联系,缺乏共同的目的,没有主观上的相互联系。数个债务的联系是偶然巧合的,给付内容的同一纯属相关的法律关系。尽管部分债务人的履行可以使全体债务人的债务消灭,但这只是因为债权客观上已得到满足,为维护公平并避免债权人获得额外利益才导致其他债务同归消灭,而不是因为各债务具有共同目的。
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通常存在一个终局责任人,即最后真正承担债务责任的人。例如,甲擅自将乙托其保管的电视交给丙使用,导致电视损坏。虽然甲和丙都是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债务的义务,但就债务的最后承担而言,丙则是终局责任人。如果甲先向乙偿还了债务,甲有权向丙追偿。这是因为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先向债权人偿付的债务人有权向终局责任人追偿。然而,这种追偿并不是基于当事人的协议或比例,而是基于特定的法律关系(法律的特别规定)。因此,这种追偿与连带债务中的追偿关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