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2-03
在计算机软件侵权案件中,为了证明被告存在侵权行为,需要准备以下证据:
原告需要提供其软件的源程序和与源程序开发有关的开发文档。
原告需要获取被告软件的程序和文档。
原告需要对比原告软件和被告软件的程序和文档,以证明它们是相同的或构成实质性相似。最好申请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因为鉴定结论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原告需要证明被告接触了原告软件的程序和文档。例如,如果原告的软件开发人员跳槽到被告单位工作,就可以证明被告有接触原告软件的可能性。
在实际情况中,原告往往难以获得被告软件的源程序。即使原告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被告也可能拒绝提供其软件源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原告可以通过证明双方软件的目标程序相同或实质性相似,或者证明被告软件的目标程序中存在原告软件中的特有内容,或者证明双方软件的运行界面相同来完成相应的举证责任。
原告还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其损失,包括以下方面:
被告过错的证据通常包含在前述的证据中,有时甚至是很明显的,不需要额外证明。
因果关系的证据也包含在前述的证据中。证明的难点不在于原告是否有损失,而是在于原告的实际损失是否全部来源于被告的侵权行为。
除了上述证据外,根据具体情况,原告还可以准备其他相关证据来支持其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