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为什么难以清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民间借贷法律知识

不良贷款为什么难以清收

点击数:51 更新时间:2024-05-21

 
141973

不良贷款的清收困境及原因

一、农信社的主观难题

农信社作为不良贷款的清收主体,在主观上面临以下困难:

1. 追踪借款人困难:有些借款人搬迁、调离或外出务工经商,导致地址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化,清收信息中断。

2. 借款人拒绝还款:部分借款人有能力却不愿意还款,有的多次转据或增贷收息以逃避偿还,有的认为债务过大不愿偿还,有的因经营不善或企业倒闭无力偿还。

3. 客户经理的担忧:一些不良贷款客户经理找到借款人后,担心自己在清收过程中可能遇到手续不齐或难以落实的问题,从而受到处分。因此,他们不敢冒险,担心错过良机,影响清收效果。

二、借款户的还贷意识不强

作为清收的对象,借款户面临以下问题:

1. 相互攀比不还款:部分借款户相互攀比,觉得长时间未被追讨,可以不还款。

2. 缺乏还款动力:有的借款户认为还款后无法再次借款,因此不愿意还款;有的只愿意还本金,不愿意偿还利息。

3. 资产转移导致查封困难:一些借款人将资产转移到他人名下,导致法院难以查封其财产。由于城乡流动性增大,借款人夫妻双方同时在家的较少,导致无法当面办理贷款手续,进一步阻碍了清收工作。

三、外在清收力量的不足

外在因素对清收工作的持久性产生了影响:

1. 缺乏长效激励机制:地方政府和村级干部对清收工作的支持时冷时热。会议形式的推动在短期内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要想长期坚持下去,必须有利益驱动的长效激励机制,明确收回不良贷款的好处,并通过物质刺激或信贷投放进行反哺,以调动政府和村级干部的积极性。然而,目前缺乏这样的机制。

2. 法律执行困难:依法清收过程中仍然存在执行难的问题。有的借款人在起诉后逃债不见面,有的通过关系干扰法院执行。特别是借款人作为本地人,在贷款起诉后通过多种手段干扰当地法院的执行。部分借款人有能力偿还却不愿意还款,有的确实没有偿还能力。这些因素导致依法清收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并不明显,而且费用高昂。

延伸阅读
  1. 欠高利贷会怎么样
  2. 拍卖银行不良资产需要多久
  3. 网络贷款诈骗量刑标准是什么?
  4. 不良资产处置车能过户吗
  5. 贷款担保人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高利贷的风险及其法律问题
  2. 无权处分赠予合同的效力问题
  3. 父亲欠的债务,儿子有责任偿还吗?
  4. 招商银行信用卡6万逾期会坐牢吗
  5. 高利贷本人还不起担保人是否需要还
  6. 遇到高利贷催收如何处理
  7. 高利贷要偿还吗,是什么相关规定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