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不保护的借条类型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转移 > 借条法律知识

法律不保护的借条类型有哪些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0-05-25

 
139626
当我们资金不足时,我们就会去借钱,但是在我们发生借贷行为时,不是所有的借条都是受法律保护的,有些情况下,即使有借条也仍然是不受法律认可的,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实际案例来为你讲解法律不保护的借条类型有哪些。

法律不保护的借条类型有哪些

案例之一

去年5月初,金某的母亲突发脑溢血急需住院治疗。为给母亲治病,金某急匆匆地向邻居桑某借款两万元,商定半年内归还。桑某同意出借,但提出按本金月息5%给付利息。金某迫于情势所逼,违心写下了一张2.6万元的借条。借款到期后,双方为利息事宜发生纠纷,桑某一纸诉状将金某告上法庭。法院审理认为:原告虽持有被告的借据,但此行为系乘人之危发放高利贷,属无效民事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法院判决金某偿还桑某本金两万元及利息1083.2元(按银行短期贷款利率计息)。

说法

我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一方以欺诈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本案中,桑某主观上具有乘人之危的故意;金某虽然写了借条,但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桑某所取得的利益明显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综上,桑某的行为完全符合乘人之危的构成要件,故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案例之二

中学生娄某在校期间向西峡县某网吧老板柴某借现金1500元。之后,娄某将所借款项全部用于玩游戏机和请同学吃饭。还款期限到后,杨某多次向娄某索要,娄某均以无钱为由拒绝偿还。无奈之下,杨某诉至法院,要求判令娄某偿还借款。法院经审理认定,娄某的行为属无效民事行为,遂依法判决原告自行负担30%,其余的欠款由被告的监护人偿还。

说法

我国《民法通则》第十二条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条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进行的民事活动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可以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智力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以及标的数额等方面认定。”据此,如果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则应当确认为无效民事行为,没有法律效力。根据《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的规定,本案娄某的责任应由其父母承担,而原告明知被告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却仍然出借,故也应负一定的责任。

案情之三

辛某在生意场上接连亏损,听说走私电子产品能赚大钱,决定铤而走险。筹措资金时,辛某想到了昔日战友李某,并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李某考虑战友的情面借给了辛某5万元。辛某利用这笔钱,从外地贩进了一批电子产品,在销售时被有关部门查获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借款到期后,李某为讨要欠款,手持借条把辛某告上法庭。法院经审理,依法作出民事制裁决定: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收缴用于非法贩卖电子产品的借款5万元。

说法

我国《民法通则》第九十条规定:“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赌博、走私等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本案中,李某明知辛某借款用于非法贩卖电子产品却仍然出借,这种借贷关系显然属于违法,故法律予以惩戒。

案情之四

前几年,江某和张某一同做服装生意,其间双方互有经济往来,后因关系恶化断绝交往,但张某尚欠江某部分货款未还。今年5月,江某将张某非法拘禁,并逼迫其写下2.5万元的借条。同年8月,江某持借条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某归还全部欠款。法院经审理,判定江某用胁迫手段使张某写下的借条无效。

说法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无效。所谓胁迫,是指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由此可见,胁迫是一方向另一方表示施加危害,使其发生恐惧,另一方基于此恐惧而为一定意思表示的行为。本案中,张某在江某胁迫之下出具欠条的行为,并非其真实意思的表示,故法院认定为无效的民事行为。

延伸阅读
  1. 卖方公司为合同履行地吗
  2. 非法集资罪是怎么认定的
  3. 私下协商利息逾期一天两百有效吗
  4. 保证担保的法律特征
  5. 民间债务纠纷的处理原则

债的转移热门知识

  1. 债权转让协议和欠条的关系
  2. 借款合同
  3. 欠条是否为债权的唯一证据?
  4. 出借人死亡对借条的效力的影响
  5. 债权转让的内部效力认定方式
  6. 案情简介
  7. 债务转移是否可撤销
债的转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欠款催款函范本
  2. 民间借贷纠纷民事起诉状范本
  3. 银行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4. 北京市市场场地租赁保证金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