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应注意约定哪些内容,借贷期限届满债权人该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法律知识

借款应注意约定哪些内容,借贷期限届满债权人该怎么办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0-05-25

 
137969
其他人在找自己借钱的时候应当要求和对方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中需要约定的条款还是比较多的并且要求详细,那么具体内容是如何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借款应注意约定哪些内容

1、借款种类

借款种类主要是按借款方的行业属性、借款用途以及资金来源和运用方式进行划分的。针对不同种类的借款,国家信贷政策在贷款的限额、利率等方面有不同规定,以体现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信贷原则。因此,借款合同一定要订明借款种类,它是借款合同必不可少的主要条款。

2、借款币种

借款币种即借款合同标的的种类。借款合同的标的除人民币外,还包括一些外币,如美元、日元、欧元等。不同的货币种类借款利率有所不同,借款合同应对货币种类明确规定。

3、借款用途

借款用途是指借款使用的范围和内容,即贷款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与哪种生产要素相结合,它规定了贷款的使用方向。借款用途是由借款种类和条件所决定的,银行严格规定各种借款用途并监督贷款的使用情况,有利于保证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保证贷款的安生性。

4、借款数额

借款数额,是指借贷货币数量的多少。任何合同都必须有数量条款,只有标的而没有数量的合同是无法履行的。没有数量,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大小就无法确定,借款合同没有借款数额,就无法确定借贷货币的多少,也失去了计算借贷利息的依据,因此,没有借款数额条款,借款合同便不能成立。

5、借款利率

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借款利息与借款本金的比率。利率的高低对确定借贷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多少至关重要,借款合同不能没有利率条款。

6、借款期限

借款期限是指借贷双方依照有关规定,在合同中约定的借款使用期限。借款期限应按借款种类、借款性质、借款用途分别确定。在借款合同中,当事人订立借款期限必须具体、明确、全面,以确保借款合同的顺利履行。

借贷期限届满债权人该怎么办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适用2年诉讼时效期间,由于有的出借人不知道这一规定或者是碍于情面,不想伤和气,在有效的期间内未及时有效地催要欠款,以致使债权无法实现。故当事人要加强自我保护,在还款期限届满后注意催要,及时起诉,以保护自己的合法债权得已实现。

延伸阅读
  1. 房产抵押贷款还清后如何撤销抵押
  2. 房产抵押担保期限2年过了还能起诉吗怎么办
  3. 高利贷报警后的处理方式
  4. 民间借贷中债务人失踪的法律保护措施
  5. 一、关于民间借贷口头合同举证责任的分配

债的主体热门知识

  1. 欠款不还最新立法
  2. 债务人多债权的优先受偿权
  3. 欠债被迫自杀,债权人有责任吗
  4. 讨款绑架的法律责任
  5. 公司转让后债权债务的继承问题
  6. 债权的转让及其法律效力
  7. 房屋抵押借贷的返还问题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民间借贷中债务转让情形
  2. 民间借贷中的债权转让
  3. 债务人跑路了该怎么办
  4. 民间借贷中未约定利息的情形
  5.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6. 民间借贷中的质押担保
  7.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