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么样启动医疗事故鉴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应该怎么样启动医疗事故鉴定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6-19

 
135280
在医疗事故发生之后,为了能够还事故一个清白,了解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等等,人们还会对这起事故进行技术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也是解决事故双方争议的主要方式,那么应该怎么样启动医疗事故鉴定?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议论下。

如何启动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一、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

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是指当医患双方对医疗损害事实及其形成原因、损害程序、医疗过失行为在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序等存在争议时,双方同意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基础上协商解决争议。启动此方式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医患双方共同提出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申请;
  2. 医患双方按照鉴定机构的要求提供鉴定所需的病案资料、实物等;
  3. 接受鉴定机构的调查,如实提供相关情况。

二、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

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适用于两种情况:医疗机构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患双方一方当事人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

医疗机构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后的移交鉴定

移交鉴定的前提不仅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实施了严重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行为。移交鉴定的时间应当是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之后,医患双方均未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或者没有共同委托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之前。只有在卫生行政部门认为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才会移交鉴定,否则不会移交。此启动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两个问题:防止或减少规避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掩盖医疗事故发生、逃避法律责任的情况;促使医患双方尽早启动鉴定程序,缩短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时间。

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移交鉴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卫生行政部门不再承担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的日常事务性工作。而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属于学术性社会团体,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如果医疗事故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和医学会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另一方当事人拒绝提供与鉴定有关的病案资料、实物等,或以其他方式不配合鉴定,该医学会将陷入无可奈何的境地,导致鉴定工作无法进行。因此,确定了由卫生行政部门移送鉴定的方式来启动鉴定程序。

当医患双方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后,任何一方均可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审查并认为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在规定时间内将有关材料移交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鉴定回避的申请方式
  2.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
  3. 医疗事故鉴定的必要性
  4. 合作怎么处理医疗事故
  5. 原告刘某主张医疗事故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书
  2.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及责任豁免制度
  3. 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书撰写要求
  4. 医疗事故鉴定的原则
  5. 医疗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6. 美容纠纷是医疗纠纷吗
  7.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一年还是三年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