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解解决医疗事故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赔偿 >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法律知识

如何调解解决医疗事故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10-06

 
134709
近些年来发生的医疗事故也不在少数,此类纠纷往往会因为当事人的法律知识不足而导致事故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患者在医疗事故中要坚决的得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如何调解解决医疗事故?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如何通过调解解决医疗纠纷

一、自行协商解决医疗纠纷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这种方式具有程序简单、处理速度快、赔偿迅速等优点。然而,采取自行协商的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医疗机构通常不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构成医疗事故,即使意识到错误,也可能不承认,这时患者只能采取其他途径来维权。
  2. 双方对患者人身损害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构成几级医疗事故以及医疗机构在患者人身损害中的责任大小等问题存在分歧,此时需要委托医疗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双方可以共同委托医学会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3. 患者在自行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时需要注意,医疗行为涉及专业和科学知识,而医疗事故的索赔涉及医疗和法律两个方面的专业知识。一般患者难以准确把握索赔标准,因此在签字前应考虑清楚相关问题,确保索赔权益得到保障,最好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二、卫生行政部门的调解和行政处理

虽然卫生行政机构与医疗机构存在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但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卫生行政机构的作用定位于居中的调解和对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应组织调查,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对于无法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况,应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申请书应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根据第三十八条规定,申请应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直辖市的区、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在处理医疗事故之后,患者应冷静处理,并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上是关于如何通过调解解决医疗纠纷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网站致力于打造优秀的法律咨询平台,如果您还有疑问,欢迎进行律师咨询。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调解的方式
  2. 合作怎么处理医疗事故
  3. 医疗过失鉴定
  4. 整容失败如何向医院要求赔偿
  5. 医疗纠纷赔偿不满意的处理方式

医疗事故赔偿热门知识

  1. 医疗纠纷调解的注意事项
  2. 医疗调解委员会的程序
  3. 案情简介
  4. 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
  5. 医疗事故赔偿计算细则
  6. 医疗事故: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
  7. 医疗纠纷调解可以调几次
医疗事故赔偿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