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10-06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这种方式具有程序简单、处理速度快、赔偿迅速等优点。然而,采取自行协商的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卫生行政机构与医疗机构存在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但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卫生行政机构的作用定位于居中的调解和对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应组织调查,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对于无法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况,应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申请书应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根据第三十八条规定,申请应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直辖市的区、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在处理医疗事故之后,患者应冷静处理,并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上是关于如何通过调解解决医疗纠纷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网站致力于打造优秀的法律咨询平台,如果您还有疑问,欢迎进行律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