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11-03
保证责任的承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般保证,即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则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一种是连带责任保证,即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而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一般保证债务具有补充性,保证人具有先诉抗辩权;连带保证债务不具有补充性,而具有赔偿性,保证人亦无先诉抗辩权。即使主债务人有履行能力,债权人要求主债务人履行之前,便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人也不得拒绝履行保证义务。因此,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也因保证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根据《民法典》(2021.1.1生效),保证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这意味着,如果保证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保证方式,保证人将承担一般保证的责任。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这意味着,在特定条件下,保证人有权拒绝履行保证责任。
相反,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这意味着,债权人可以选择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一般保证债务具有补充性,保证人具有先诉抗辩权;连带保证债务不具有补充性,而具有赔偿性,保证人亦无先诉抗辩权。即使主债务人有履行能力,债权人要求主债务人履行之前,便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人也不得拒绝履行保证义务。因此,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也因保证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这样的法律规定实际上增加了保证人的保证责任,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请注意,《民法典》的规定将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与之相冲突的条例将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