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5-29
1. 金融机构作为保证人时,需满足以下条件:
(1)对外担保余额、境内外汇担保余额及外汇债务余额之和不得超过其自有外汇资金的20倍;
(2)金融机构为企业法人提供的外汇放款余额、外汇担保余额(按50%计算)及外汇投资(参股)之和不得超过其自有外汇资金的30%。
2. 非金融企业法人作为保证人时,需满足以下条件:
(1)对外担保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50%,并不得超过其上年的外汇收入;
(2)贸易型内资企业在提供对外保证时,其净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15%;非贸易型内资企业在提供对外担保时,其净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30%。贸易型企业与非贸易型企业是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给企业的营业执照中的主营项目来划分的。
关于公司作为保证人的情况,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中都有一定的限制。根据法律规定,董事、经理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因此,公司无法为其股东或其他个人债务充当保证人。如果董事、经理违反了《公司法》第60条的规定,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的担保合同将被视为无效。除非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此事,债务人和担保人应对债权人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需要注意的是:
1. 被禁止行为的主体是董事、经理,而非董事会;
2. 被禁止担保的主债务是股东或其他个人的债务;
3. 限制适用于以公司资产作为担保,如果以个人资产提供担保则不受限制;
4. 董事、经理违反上述规定提供担保时,在债权人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的情况下,债务人和担保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在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的情况下,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部分,但不得超过债务人无法偿还部分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