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错案后律师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行政赔偿法律知识

公安机关错案后律师怎么办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5-04

 
127773
在很多时候,一些办案的机关可能会存在失误,对于一些案件在处理的时候不够仔细,就可能会存在错案,那么公安机关错案之后应该怎样处理?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公安机关错案后律师的应对措施

再审程序的介绍

再审程序是法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有重大瑕疵的判决进行再次审理的一种非常途径。再审程序属于“非常程序”,与普通救济程序有所不同。再审程序只能用于例外情况的救济,不像普通救济程序那样被频繁启用。古罗马的“一事不二理”原则禁止对已决案件进行复审。

再审程序的“反程序性”

尽管再审程序是在极端例外的情况下来修正“不完善的程序正义”的,但结果是有关案件的判决被法院推翻,已经结束的程序又反复了一次,从而破坏了程序的安定性和既判力。程序的安定性是诉讼的基本价值之一,判决终局性是司法的本质属性,因此再审程序具有“反程序”特性。

再审程序与诉讼效益原则的协调

古老的“一事不二理”原则蕴涵着对司法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的意味。过多地启动再审程序会造成司法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降低诉讼的效力和效益。现代司法角度来看,司法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时间等都是有限的。在同一时期,资源是相对固定的,因此投入到再审中的资源越多,就会减少投入到一审、二审等正常审级的资源,导致正常审级的审判质量下降。这种恶性循环会导致更多的再审启动,使司法资源不必要地损耗,进而降低司法的效率和效益。

再审程序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再审程序的启动意味着在同一案件上重复投入司法资源,与效益原则似乎不符。然而,从公正的角度来看,这是为了实现公正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消除一审、普通上诉审中的程序错误因素和裁判者的过错因素,是减小这一代价的必要途径。

效益原则不仅体现在限制再审的发动上,还要贯彻到再审程序的运作中。再审程序本身必须合理而高效,体现“有限性”原则,即再审理由的有限。

延伸阅读
  1. 开庭后判决书未下,是否可办理取保候审
  2. 轻伤案件是否会进行调解
  3. 行使法律权力的机关及其职能
  4. 交通财产损失评估费的承担责任
  5. 合同诈骗罪的起诉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

国家赔偿法热门知识

  1. 劳动能力丧失国家赔偿标准
  2. 搬迁国家怎么赔偿标准
  3. 迁坟国家赔偿标准
  4. 在农村煤矿占地怎么赔偿
  5. 国家赔偿以什么为主要方式,国家赔偿的受理程序是什么
  6. 诈骗取得国家赔偿算是诈骗吗
  7. 目前我国的国家赔偿分为哪几种方式
国家赔偿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