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0-01
起诉书的主要目标是让法官充分了解起诉方的主张,并支持起诉意见。为实现这一目标,起诉书应该通过详细阐述案情、提供充足证据和强有力的指控来达到说服法官的目的。
除了针对法官,起诉书还需要向诉讼参与人解释法律和理由,以加强法庭法治教育宣传的功能和提高诉讼活动的透明度。这种说理性的起诉书有助于加强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并增强执法公信力。
在刑事案件中,检察机关既承担法律监督职责,也承担控诉职责。因此,公诉人在追诉罪犯时不能偏废控诉职能。公诉人应严格、公正地审查起诉案件,保证无辜者不受法律制裁。忽视起诉书的法律说理将导致消极公诉,不利于控诉职能的实现。因此,起诉书的法律说理是必不可少的。
说理性的起诉书通过有理有据的方式指控犯罪,以增强起诉书的说服力、挽救力、教育力和感化力。这有助于加深被告人的理解,从而达到化解矛盾、解决案件的目的。充分说理的起诉书不仅有利于被告人认罪服法,更有利于保障被告人的知情权和辩护权,体现刑事诉讼原则中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
说理性的起诉书要求公诉人立足案件事实,通过充分的证据展示和缜密的思考,对适用法律依据进行说理性分析。因此,公诉人需要具备良好的说理技巧,并考虑被告人和旁听群众的知识水平和法律素养。这对公诉人的业务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将潜移默化地改变公诉人的司法理念,促使其在审查起诉和庭审工作中进行更充分的论证和思维。充分说理的起诉书对公诉人提高法律专业素质、增强法律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督促作用,进而有效提升公诉案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