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的回避理由具体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回避法律知识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理由具体有哪些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1-04

 
122058
回避制度来源于西方的“自然公正”理念,它的价值追求是程序公正,以刑事诉讼法为代表的我国现行回避制度,对回避的种类和理由、适用对象和相应程序做了相关规定。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回避制度存在着一系列致命的缺陷和瑕疵,审判机关及审判官的中立性得不到有效的制度保证,司法实践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事例比比皆是,严重损害了司法公正,直接影响到审判机关的公信力。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理由

一般理由:

在刑事诉讼中,回避理由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法官、检察官、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或诉讼代理人因与案件当事人或案件本身存在某种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情况下,应当自行回避。

具体而言,刑事诉讼中的一般回避理由包括:

1、与案件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关系:

如果法官、检察官、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或诉讼代理人与案件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关系密切,可能因个人情感或利益关系而影响对案件的客观、公正判断,应当回避。

2、与案件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

如果法官、检察官、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或诉讼代理人与案件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因个人利益受到影响而导致对案件的不公正处理,应当回避。

3、曾担任过本案的角色:

如果法官、检察官、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或诉讼代理人曾经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勘验人或诉讼代理人,可能因此对案件有特殊了解或立场,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判断,应当回避。

4、与案件当事人存在其他关系:

如果法官、检察官、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或诉讼代理人与案件当事人存在其他关系,可能因此对案件的公正处理产生影响,应当回避。

5、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请客送礼:

如果法官、检察官、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或诉讼代理人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请客送礼,可能因此产生利益关系,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处理,应当回避。

特殊理由:

除了一般理由外,刑事诉讼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回避理由:

1、参与过前一诉讼程序的国家专门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后一诉讼程序:

如果国家专门机关的工作人员参与了前一诉讼程序,可能因此对后一诉讼程序的客观、公正处理产生影响,应当回避。

2、再审合议庭的组成:

在死刑复核发回重审的案件中,再审合议庭的组成应当遵循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公正、公平的审判。

3、死刑复核发回重审的案件:

对于死刑复核发回重审的案件,应当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进行审理,确保案件的公正处理。

延伸阅读
  1. 律师刑事辩护的步骤是什么
  2. 刑事诉讼中回避的处理办法
  3. 回避申请的提出及处理
  4. 申请回避的决定书
  5. 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刑事案件撤回起诉的法律依据及行使条件
  2. 刑事诉讼中侦查羁押期限的规定
  3. 走私犯罪辩护找律师辩护多少钱
  4.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辩护词怎么规定的
  5. 什么叫刑事辩护,概念是什么
  6. 亭湖刑事犯罪辩护律师多少钱
  7. 探索刑事辩护律师的权益?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