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刑事案件】常用数据汇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附带民事诉讼法律知识

【民事/刑事案件】常用数据汇总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0-05-25

 
122003

一、诉讼时效、仲裁、调解时限

1.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2年。

2.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调解申请的期限为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

3.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期限为:10日。

4.发生学生伤害事故,教育行政部门收到调解申请,认为必要的,可以指定专门人员进行调解,应当完成调解的期限为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

5.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1年。

6.身体受到伤害的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受法律保护的最长期限为:1年。

二、行政部门处理时限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处理的结案期限为:90日内。

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特殊情况下的结案期限为:180日内。

3.职工所在单位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要求是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

4.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要求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

5.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的时间要求为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

6.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时限要求是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

7.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工伤认定决定送达工伤认定申请人以及受伤害职工和用人单位的期限要求是自工伤认定决定做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三、其他人身伤害相关法定时间

1.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丧失的时限是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10年。

2.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3.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自理能力的,护理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

4.视为工伤的情形之一是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在一定的时间内抢救无效死亡,该时间是:48时内。

5.申请鉴定的申请人对鉴定的结论不服的,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的期限是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

6.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的期限是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

7.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期间为:1年。

8.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的时限要求为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

四、赔偿数额及计算时限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1倍。

2.申请领取铁路旅客意外伤害保险金的时间要求是自意外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

3.旅客向铁路运输企业要求赔偿的请求期限为自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

4.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对其亲属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5.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的,对其亲属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6.人身损害赔偿计算公式

1、医疗费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

医疗费=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

2、误工费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

误工费赔偿金额=受害人工资(元/天)×误工时间(天)

3、护理费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

护理费赔偿额=护理标准(元/天)×护理期限(天)

4、交通费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

交通费赔偿金额=就医、转院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

5、住宿费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

住宿费赔偿金额=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住宿标准×住宿时间

6、住院伙食补助费的计算公式:

住院伙食补助费=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住院天数

7、营养费赔偿额的计算公式:

营养费=实际发生的必要营养费用

8、残疾赔偿金赔偿额的计算公式:

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年度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伤残等级系数×赔偿年限(20年)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9、残疾辅助器具费赔偿额的计算公式:

残疾辅助器具费=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

10.丧葬费赔偿额的计算公式:

丧葬费赔偿额=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元/月)×6个月

11.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额的计算公式:

①被抚养人没有其他扶养人的,扶养费用当然由赔偿义务人承担,在计算时应确定赔偿标准和赔偿年限。未成年人计算至十八周岁,其他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额=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伤残系数×赔偿年限

②被抚养人还有其他抚养人的,则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其计算公式为:

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额=受害人依法应承担的扶养费用

12.死亡赔偿金的计算公式:

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7、五险一金计算公式

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住房公积金

三金一般指:“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

按《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都是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的征缴范围。

费用的计算方法是:

养老保险金=工资×6%(个人交纳比例)+工资×25.5%(单位交纳比例);

医疗保险金=工资×1%(个人交纳比例)+工资×5.5%(单位交纳比例);

失业保险金=工资×1%(个人交纳比例)+工资×1%(单位交纳比例)。

另外,按照国家《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都应缴职工住房公积金。其计算方法为:

住房公积金=工资×7%(个人交纳比例)+工资×7%(单位交纳比例)。

(注:工资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数)

8、加班工资计算标准

(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

(1)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

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

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

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

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

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

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

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

刑事案件数据

1.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6周岁。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管制期限: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最高3年。

3.拘役期限: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最高1年。

4.有期徒刑期限:6个月以上15年以下,特别情况下最高20年,数罪并罚最高20年。

5.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2个月。

6.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

7.剥夺政治权利:1年以上5年以下。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8.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过失犯罪不构成累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9.减刑后实际执行的期限:对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

l0.假释适用的期限、条件:原判刑期1/2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l0年以上。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假释

11.追诉时效: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l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12.辩护人人数:1—2人。

13.讯问犯罪嫌疑人时侦查人员的人数:不得少于2人。

14.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期限: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内;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3日以内。

15.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期限: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内;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3日以内。

16.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17.监视居住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18.传唤、拘传期限: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12个小时。

19.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期限: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20.拘留后进行讯问期限:拘留后24小时以内。

21.拘留期限(提请逮捕的期限):最长不超过37日。(一般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1~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

22.审查批捕期限:接到提请批准逮捕书7日以内。

23.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期限: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24.逮捕后进行讯问期限:逮捕后24小时以内。

25.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侦查人员人数:不得少于2人。

26.一般侦查羁押期限(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最长不超过7个月。(一般不得超过2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1个月。对于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以及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前述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2个月。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前述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2个月。)

27.审查起诉期限:1个半月。

28.补充侦查期限:1个月。

29.补充侦查次数:2次为限。

30.对不起诉决定的申诉期限:收到决定书后7日以内。

31.一审合议庭人数:基层法院一审由审判员3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3人;中院一审由审判员3人;高院、最高院一审由审判员3—7人。

32.上诉或抗诉案件合议庭人数:审判员3—5人。

33.死刑复核案件合议庭人数:审判员3人。

34.一审公诉审理期限:最长不超过受理后2个半月。

35.简易程序审理期限:最长不超过受理后20日内。

36.上诉期限: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10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5日。

37.二审审理期限:最长不超过受理后2个半月。

38.审判监督程序提审、再审审理期限:最长不超过做出提审、再审决定后6个月。

39.死刑交付执行期限: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7日以内。

转载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标签: 特殊情况刑事案
延伸阅读
  1. 刑事案件的特殊管辖及其适用范围
  2. 职务侵占罪的法院受理程序
  3. 刑事案件二审程序及审理期限详解?
  4. 刑事案件签认罪认罚后律师还能辩护吗
  5. 寻衅滋事公安侦查阶段的取保候审程序及时限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
  2. 死刑复核程序中辩护律师的权利
  3. 公安刑事立案复核的程序
  4.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和标准是什么
  5. 刑事附带民事授权
  6. 非吸罚款没钱交怎么办
  7. 请问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书抗诉有那些流程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