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4-26
申诉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民主权利,罪犯在服刑期间同样享有这一权利。如果罪犯对生效的判决或裁定不服,他们可以提出申诉,要求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重新审查案件。
监狱和其他执行机关是负责执行国家刑罚的机构。对于罪犯提出的申诉,他们应当及时将申诉材料转交给人民检察院或原判人民法院进行处理。他们不能以任何形式或借口阻拦或扣压罪犯的申诉,并且不能因为罪犯提出申诉而认为其表现不好并给予处罚。
在执行刑罚过程中,监狱和其他执行机关应当根据罪犯提出的申诉或其他信息,如果认为判决可能存在错误,包括无罪判有罪、定性不当、量刑过重或过轻等情况,也应当将其转交给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处理。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在收到执行机关认为判决有错误并要求重新处理的意见或罪犯的申诉后,应当认真进行审查。
经审查,如果人民法院认为执行机关的意见正确,或者罪犯的申诉合理,应当重新审判案件。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原判确有错误,应当决定提起抗诉。但在新的判决或裁定作出之前,原判不会停止执行。如果经审查,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认为原判正确,申诉无理,可以驳回申诉,并将审查结果书面通知监狱等执行机关和申诉人。
对于被宣判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在徒刑或拘役期间,政治权利将被剥夺。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或拘役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开始计算。只有在没有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有期徒刑或拘役执行期间,罪犯才享有政治权利。根据刑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或拘役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在主刑执行期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