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没有理由不介入死刑复核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死刑复核程序法律知识

检察机关没有理由不介入死刑复核程序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7-24

 
121444

死刑复核程序改革:回归诉讼化,确保刑事政策和人权保障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非诉讼化特征

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个特殊审判程序,旨在通过对死刑裁判的复查审理活动,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死刑复核权,以确保死刑裁判的质量和避免冤杀和错杀。然而,目前的死刑复核程序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其非诉讼化特征:

首先,死刑复核程序基本上是秘密进行,被告人无法有效参与裁判结论的形成过程,无法充分申辩自己的观点,这不仅损害了被告人的程序权利,也减少了法官发现冤错案的可能性。

其次,在死刑复核程序中,只有法院一方参与,检察官和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无法参与其中。这种法院对死刑复核程序的全程控制不利于纠错和保障人权。

最后,现行的死刑复核程序主要采用书面阅卷方式,缺乏开庭审理的复核方式。

可以看出,目前的死刑复核程序已经丧失了审判程序的基本特征,实质上变成了一种行政审批程序。

二、推进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改造

完善的诉讼程序是实现死刑判决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中,应以回归司法属性、强化诉讼特征为切入点,积极推进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改造。

其中,最为根本的做法是遵循审判程序的基本法理,将死刑复核程序改造为控、辩、审三方均参与的审判程序。只有控、辩、审三方各自行使诉讼权利参与到程序中来,才能使检察官行使指控和追诉职能,被告人和辩护人充分发表辩护意见和提供证据,法官才能公正履行职责,实现死刑复核程序的运作目的。

通过诉讼化改造,死刑复核程序将更加符合审判程序的基本要求,确保刑事政策的贯彻和人权的保障。

延伸阅读
  1. 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
  2. 死刑复核阶段的辩护人委托问题
  3. 两审终审制度的适用范围
  4. 死刑复核程序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5. 发现死刑复核案件有哪些情形要由检察长决定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和问题
  2. 死刑复核程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 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关系
  4. 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
  5.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误工损失
  6. 刑事附带民事先审理哪个
  7. 检察院抗诉民事案件有多少天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