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7-24
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个特殊审判程序,旨在通过对死刑裁判的复查审理活动,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死刑复核权,以确保死刑裁判的质量和避免冤杀和错杀。然而,目前的死刑复核程序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其非诉讼化特征:
首先,死刑复核程序基本上是秘密进行,被告人无法有效参与裁判结论的形成过程,无法充分申辩自己的观点,这不仅损害了被告人的程序权利,也减少了法官发现冤错案的可能性。
其次,在死刑复核程序中,只有法院一方参与,检察官和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无法参与其中。这种法院对死刑复核程序的全程控制不利于纠错和保障人权。
最后,现行的死刑复核程序主要采用书面阅卷方式,缺乏开庭审理的复核方式。
可以看出,目前的死刑复核程序已经丧失了审判程序的基本特征,实质上变成了一种行政审批程序。
完善的诉讼程序是实现死刑判决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中,应以回归司法属性、强化诉讼特征为切入点,积极推进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改造。
其中,最为根本的做法是遵循审判程序的基本法理,将死刑复核程序改造为控、辩、审三方均参与的审判程序。只有控、辩、审三方各自行使诉讼权利参与到程序中来,才能使检察官行使指控和追诉职能,被告人和辩护人充分发表辩护意见和提供证据,法官才能公正履行职责,实现死刑复核程序的运作目的。
通过诉讼化改造,死刑复核程序将更加符合审判程序的基本要求,确保刑事政策的贯彻和人权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