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11-06
抗诉包括第二审程序提出的抗诉和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第二审程序提出的抗诉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在法定期限内,依照法定程序,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或者裁定确有错误,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的诉讼要求。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是指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只能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作出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如果认为本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应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按照法律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不能自行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可以对以下案件提出抗诉:
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所认定的事实不清楚或者有错误,用以认定事实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据前后矛盾,证据与证据之间互相矛盾,判处的结论与证据不相符合等情况,可以提出抗诉。
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在适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有错误,或者是定性不准,混淆了有罪与无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或者是判刑畸轻畸重,重罪轻判,轻罪重判等情况,可以提出抗诉。
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使当事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受到了侵犯,可以提出抗诉。例如,人民法院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回避应当回避的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未依法为盲、聋、哑、未成年人被告人或者可能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