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公诉权拓展的理性选择应注意掌握哪些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公诉法律知识

刑事公诉权拓展的理性选择应注意掌握哪些点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09-26

 
120647
公诉权的拓展,关键在于观念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现阶段国情和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的侦诉、诉审关系的理想模式。观念的统一应该具有长期性,而模式的选择则并非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笔者认为,在当前阶段,我国刑事公诉权拓展的理性选择应注意掌握以下几点:

公诉权的拓展与三权制衡

公诉权的拓展需要在适度的范围内进行,以保持与侦查权和审判权的相当性和均等性。公诉权的拓展不能过度,也不能无限制地扩大,否则将导致三权之间再次失衡,无法实现三权制衡的目标。为了掌握这个度,我们需要从设置三权的目标来进行分析。设立三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正,使三权在行使过程中能够有效且合理地运行。具体而言,侦查应该为公诉服务,侦诉之间应相互协调配合,在证据收集方面完全服从于公诉的要求,以确保控诉职能能够有效行使。同时,侦查又应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使其与侦诉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相互制约。公诉对所有侦查活动应享有有效的监督权,实现事后和动态的全方位监督。审判应保持中立,与公诉相互分立,根据事实、法律和证据对公诉主张和理由进行评判。公诉对审判应能够有效监督,形成独立的评判机构。这就是公诉权拓展应掌握的度。

公诉权的程序性拓展

公诉权作为一种监督权,不应具有任何实体性内容,而应当是一种程序性的权力。公诉权不具有最终作出有效实体内容的权力,只享有作出程序性决定和引起其他程序的权力。审判权是最终的实体决定权,只有人民法院才享有最终定罪量刑的权力。公诉权本身是一种引起追诉程序的权力,引发审判来确定事实和后果,而不是决定事实和后果。公诉权对审判权的监督也不具有实体性,只是引起一定程序的权力。在公诉权的拓展过程中,不能以赋予其部分最终实体性决定权作为"均衡"的代价。

公诉权行使的实际效果

公诉权虽然是一种监督权,但其基本职能包括追诉和监督两项。公诉权的实现必须融入到现实的刑事诉讼活动中,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合法授权和相应的保障机制为基础。公诉机关在控诉中起关键作用,侦查活动在证据收集等方面服从于公诉,但在具体侦查活动方面享有自由决定权,同时受到公诉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侦查的公正和控诉的成功。审判以判决或裁定的方式制约公诉的事实和理由,而公诉必须享有较大的监督权限,能够通过监督与审判对抗,防止对犯罪的放纵和对公民权利的非法侵犯和剥夺。公诉权的拓展应注重权力行使的实际效果,以确保追诉和监督的有效实施。

重构我国诉审关系的建议

为了构建我国的侦诉关系模式,可以借鉴公诉引导侦查的模式。同时,应设立上诉法院,增加审判的透明度,包括法律本身的透明和审判程序的透明。此外,还应缩小自由裁量权的范围。这些举措将有助于重构我国的诉审关系,实现公正的刑事司法。

刑事诉讼法热门知识

  1. 刑事案件管辖变更对羁押期限的影响
  2. 管辖
  3. 刑事诉讼中的各阶段及其时限
  4. 监视居住的执行地点
  5. 同案犯刑事判决书的证据能力
  6. 羁押超过一年不诉怎么办
  7. 案件判决需要犯罪嫌疑人供认吗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