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1-16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旦刑事案件进入公诉阶段,被害人没有权利撤销起诉。公诉权属于国家,而不属于被害人。被害人只有在公诉机关非法不起诉的情况下,才能行使补充诉讼权。因此,一般情况下,被害人无法拆诉。
然而,加害人充分赔偿被害人的损失是可以对量刑产生影响的。例如,在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的情况下,根据刑法规定,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法院可以酌情适用缓刑。如果被害人向法院提出求情,这也会对量刑产生影响,法院法官可以考虑给予缓刑的判决。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的规定,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合议庭会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可以做出有罪判决、无罪判决或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然而,法律并没有规定“事实、证据有变化”可以裁定准许撤诉。
因此,一旦判决作出,被害人无法通过撤诉来改变判决结果。被害人在刑事案件中的主要角色是作为证人和受害人提供证据和真实陈述,而判决的结果由法院依据已经查明的事实和证据来决定。因此,在刑事公诉后,被害人无法拆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