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6 更新时间:2023-10-21
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有权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询问,并记录相关人员的意见。这一程序旨在确保案件的审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发现并认定有犯罪行为时,必须按照司法程序进行立案侦查,或指示公安机关进行侦查。一旦侦查工作完成,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被告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就必须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如果认为无需追究刑事责任,就必须撤销原案。除法院决定外,任何公民的逮捕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的批准。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要求起诉的案件,有权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起诉、免予起诉或不起诉。对于主要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如果人民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存在违法行为,应当通知公安机关进行纠正。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不起诉或免予起诉的决定持有异议时,可以要求人民检察院复议,并可要求上级人民检察院复核。
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及时作出决定,并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执行。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由检察长或检察官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并监督审判活动的合法性。人民检察院起诉的案件,如果人民法院认为主要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存在违法情况,可以要求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或通知人民检察院进行纠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本级人民法院一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如果认为有错误,应按照上诉程序提出抗诉。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应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必须派员出席法庭。人民检察院发现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存在违法情况时,应当通知执行机关进行纠正。对于监狱、看守所和劳动改造机关的违法行为,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通知主管机关进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