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送犯罪分子至异地相关费用由谁出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扭送法律知识

扭送犯罪分子至异地相关费用由谁出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0-05-25

 
118758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民发现有不法人员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是可以将不法人员扭送到公安机关的,而在一定的情形下,是可以异地扭送的,那么扭送犯罪分子至异地相关费用由什么人出?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扭送犯罪分子至异地相关费用由谁出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执着犯罪分子到异地的,所产生的费用一般由扭送机关承担的,而费用列入财政项目,由财政进行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四条 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通缉在案的;

(三)越狱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

扭送与自首的区别有哪些

在司法实践中,非主动归案的有三种情形:一是被司法机关缉拿归案的;二是被群众扭送到司法机关归案的;对于这两种情形,毫无疑问不能认定为自首。三是被自己的亲友扭送到公安机关归案的,对于这种情形,不管是司法理论界还是司法实践中均有不同的看法。需要注意的是此时这种情况属于比较特殊,因为嫌疑人是在自首的途中才被别人扭送至公安机关的,应当视为自首,因为根据刑法规定,自首必须同时具备“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两项要件。关于“自动投案”的规定,根据最高法《解释》和《具体意见》的规定,共有12种情况可认定为“自动投案”的第五款规定,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比如说上述第三种情况,案例中犯罪嫌疑人有自首的动机及行为,然而与扭送行为二者形成了竞合,在无意思联络状态下形成了合力,最终达到了归案的效果。就本案而言,此时的扭送并非法律意义上诉扭送。因为“扭送”意味着犯罪嫌疑人对归案的反抗和拒斥。而本案中,即使未有扭送行为,嫌疑人也必将投案,构成自首,这种必然性表明,其自首行为虽介入了另一个原因,却达成了同样的效果。因此,从主观主义角度出发,其行为应认定为自首。

延伸阅读
  1. 公民扭送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性
  2. 异地扭送的处理方法
  3. 刑事诉讼法扭送:权利与限制
  4.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5. 公民的依法扭送行为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职务侵占罪的取保候审
  2. 派出所探监证明格式
  3. 拘传时间的限制
  4. 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
  5. 逮捕的前提条件
  6. 酒后与警察发生争执被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审吗
  7. 保证金在取保候审中的作用和定义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