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5 更新时间:2023-10-23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三条和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对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进行传唤。传唤可以在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其住处进行讯问。
协作地公安机关应当协助将犯罪嫌疑人传唤到本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其住处进行讯问。在协助过程中,执行人员应当持有《传唤通知书》、《拘传证》、办案协作函件的工作证件,并与协作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保持联系。
根据《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第二十四章第4条第3款的规定,异地执行传唤和拘传的执行人员应当持有《传唤通知书》、《拘传证》、《办案协作函》和工作证件,并与协作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联系。协作地公安机关应当协助将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到本市、县公安机关办案场所进行讯问。
为了保证传唤的顺利进行,《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条规定了拘传的强制措施。
目前,禁止将居住在外地的犯罪嫌疑人传唤至办案公安机关所在地进行讯问。然而,办案公安机关民警仍可以持有《传唤通知书》、《拘传证》、《办案协作函》和工作证件,与协作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联系,在协作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将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到本市、县公安机关办案场所进行讯问。
在办案实践中,异地传唤主要针对由外地公安机关执行的犯罪嫌疑人,且涉嫌犯罪事实仍需向本人核实,尚无拘留、逮捕必要。然而,一些办案民警在传唤外地犯罪嫌疑人时,存在不符合《公安机关执法细则》要求的情况,例如直接持空白《传唤通知书》到当地派出所,或在当地派出所协助下直接到被传唤人住处或单位进行讯问调查。
在取保候审期间,对案件侦查不能中断,至少每三个月要进行一次调查。有些办案民警为了方便,只通过电话通知嫌疑人从外地来到办案公安机关,然后在作笔录时写为“今天我路过这里,主动来公安机关把我的情况反映一下”。如果外地嫌疑人联系不上电话,也未向所在地派出所请假外出,民警可能会考虑对保证人罚款或没收保证金。办案民警有时会直接找到嫌疑人的家属,了解嫌疑人未经准许擅自离开所在地的情况。虽然这些材料可以作为没收保证金的依据,但仅凭这些材料,可能让人觉得办案民警是为了没收而没收,而没有体现出办案单位对嫌疑人继续侦查的内容。在异地传唤嫌疑人时,办案民警对传唤时间的填写存在疑问。实践中,可以在向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呈请批准后,事先开出到案时间留有空白的《传唤通知书》,然后在嫌疑人住处向嫌疑人送达后再详细填写。在公安网上办公的地方,办案民警还可以通过网上办理传唤手续,并通过嫌疑人住处公安机关的协助,直接打印传唤文书,进行传唤和讯问。
对于嫌疑人未经执行地公安机关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情况,办案地公安机关也有纠正教育的义务。如果嫌疑人不方便联系,但案件侦查需要进行传唤程序,根据案情可到嫌疑人当前住地进行传唤或者电话联系嫌疑人在其回家后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如果嫌疑人家属拒不提供嫌疑人的联系方式和去向,民警可以直接向嫌疑人家属送达《传唤通知书》,但应给嫌疑人留有必要的回居住地接受传唤的期限,以明确对嫌疑人违反规定的程度,并决定对其处罚的幅度。对于有保证人的情况,办案民警也应加强对保证人的教育,督促其加强对嫌疑人的监督,并根据嫌疑人违反规定和保证人的履行情况,决定如何处理保证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法律规定异地传唤犯罪嫌疑人到所在市、县内公安机关办案场所进行讯问,并不仅限于犯罪嫌疑人户籍上的居住地,而是指犯罪嫌疑人实际居住的地方,包括外出务工临时居所的所在地。异地传唤嫌疑人离不开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的协助。办案民警在异地传唤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办案公安机关民警应先持有《传唤通知书》、《拘传证》、《办案协作函》和工作证件,并与协作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联系。县级公安机关将安排嫌疑人现住地派出所进行协助,根据《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的要求,办案民警在协作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将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到嫌疑人居住地市、县公安机关的办案场所进行讯问。
以上是异地传唤的规则和程序,对于异地执行拘留和逮捕,也应严格遵守程序。规范的程序是确保公正执法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