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诉法拘传时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拘传法律知识

新刑诉法拘传时间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0-05-25

 
117376
一旦有人涉嫌违法犯罪,而且情节严重时,公安机关或是人民检察院可以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拘传,使其强制到案。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拘传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拘传时间

《刑诉》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必要的饮食、休息时间。”根据本条的规定,检察机关拘传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延长到24小时。

一、延长拘传时间是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的体现

此次修改刑事诉讼法,坚持统筹处理好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既要有利于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又要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公民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延长拘传时间就是要加大办案力度,杜绝出现刑讯逼供、暴力取证、非法搜查、徇私枉法等严重侵害当事人合法利益的违法违纪事件,保障人权。同时,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新增规定“拘传期间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必要的饮食、休息时间”这更是充分体现了保障人权的原则。在基层办案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犯罪嫌疑人不愿意进食,出现身体不适的现象,此次修改新增保证犯罪嫌疑人必要的饮食、休息时间是在法律上保证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体现人性原则。

二、延长拘传时间是检察机关侦查部门现实需求的反映

作为基层办案人员,笔者认为延长拘传时限,是现实的需要。很多案件由于情况复杂,时间有限,导致办案困难。在案件的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拘传到案后,侦查人员要开展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搜查等工作。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也普遍反映,在12小时内突破职务犯罪案件较为困难,侦查人员以12小时获取口供为突破口,但嫌疑人大都抱着“扛过了12小时,检察院就得放人”的侥幸心理,以对抗侦查。侦查人员在12小时内突破不成,便只能换个理由再拘。因此,延长拘传时限是现实需要的。

三、拘传时限延长至24小时既有利于打击犯罪,也有利于减少和杜绝刑讯逼供

刑事诉讼法的原则是“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必须并重。”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原则是把握好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如果只是片面地强调保障人权,对犯罪不及时打击惩罚,那么就是对被害人人权的侵害。如果过于强调以惩罚犯罪为目的,甚至在侦查过程中进行刑讯逼供,那么不仅是对犯罪嫌疑人权益的侵害,也是对法治的破坏。一些影响重大、案情复杂、共同犯罪的案件中,延长拘传时间有利于侦查人员深入了解案情,全面调查,避免出现明知嫌疑人犯罪却不得不“放虎归山”,任其逍遥法外的情况。据了解,检察机关在查处渎职类职务犯罪时,经常出现取证难、突破难的情况,办案人员往往苦于短时间内没法获得口供,只好放人。犯罪嫌疑人一经放出,便有可能立即销毁、转移证据,从而不利于侦查人员破案,罪犯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有些办案人员可能会采取刑讯逼供的方式获取证据。因此,延长传唤、拘传时间能有效的减少办案人员刑讯逼供的违法违纪现象。

延伸阅读
  1. 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有哪些
  2. 公安刑事强制包括什么
  3. 传唤的规定有哪些
  4. 投案自首适用传唤吗
  5. 拘传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异地扭送的处理方法
  2. 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
  3. 逮捕的前提条件
  4. 酒后与警察发生争执被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审吗
  5. 公民扭送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性
  6. 保证金在取保候审中的作用和定义
  7. 批准逮捕是好事还是坏事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