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辖异议不包括主管异议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管辖 > 刑事管辖权异议法律知识

管辖异议不包括主管异议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7-09

 
117225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管辖异议的规定及其范围

管辖异议制度的设立

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管辖权有异议时,应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异议进行审查,若异议成立,则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若异议不成立,则裁定驳回。该条规定了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管辖异议制度”。

管辖异议的范围

管辖异议的范围包括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不仅涉及同级法院之间的管辖权行使问题,还包括非同级法院之间的管辖权行使问题。尽管“管辖权异议”这一概念明确规定了异议的范围和对象仅限于人民法院的管辖权问题,即仅限于对某一案件应由哪一个人民法院管辖的问题,但实践中仍有不少当事人将法院的主管问题也纳入管辖异议的范围,这种认识和做法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符,从而影响了管辖异议制度的正确实施。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澄清。

主管问题与管辖权异议的区别

管辖权异议的含义和制度

管辖权异议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法律术语,也是一项具体的制度。它涉及异议主体资格、异议对象、异议的期间、异议的方式、异议的处理程序、异议的法律效力等一整套规范。与非制度化的异议不同,管辖异议仅指法院之间管辖权行使的问题,而不包括主管问题。管辖权异议解决的是法院之间审判权行使的内部关系问题。

主管问题与管辖权异议的区别

主管问题涉及的是法院与其他机关之间对某一争议能否行使审判权的问题,是审判权行使的外部关系问题。它既包括法院不能行使审判权的非法律争议,也包括尽管可以行使审判权但却因当事人之间存在仲裁协议而对具体特定的争议排除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情形。而管辖权异议的问题涉及的是法院之间审判权行使的内部关系问题。

导致将主管问题纳入管辖权异议范围的原因

将主管问题错误地纳入管辖权异议的范围是因为以下原因:1. 当事人希望通过制度化的管辖权异议将主管问题的异议纳入法律程序加以处理,以获得二审终审的机会,并由上一级法院对异议问题进行审查,从而保障异议权在程序上的保障。2. 有时我们在处理主管问题时容易错误地使用“管辖”这一概念,例如将某一案件不属于法院“管辖”,实际上正确的表述应为某案不属于法院主管或受理。3. 没有清晰区分法院主管与法院管辖之间的差异。

结论

管辖异议制度明确规定了异议的范围和对象仅限于人民法院的管辖权问题,而不包括主管问题。主管问题涉及的是法院与其他机关之间对某一争议能否行使审判权的问题,是审判权行使的外部关系问题。正确理解和适用管辖异议制度对于保障司法程序的公正和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1. 管辖异议书的处理程序
  2. 确定级别管辖的依据及规定的重要性
  3. 管辖权异议的定义和争议
  4. 二审期间是否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
  5. 管辖异议的范围和对象

刑事管辖热门知识

  1. 自诉案件审理的期限
  2. 刑事案件的定义
  3. 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约定不明确的处理方式
  4. 管辖权转移的基本概念和条件
  5. 刑事诉讼中的案件分类和管辖问题
  6. 外国人犯罪案件的管辖问题
  7. 法释[2000]32号:人民法院审理票据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
刑事管辖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