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送管辖之后的立案时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管辖 > 刑事指定移送管辖法律知识

移送管辖之后的立案时限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0-05-25

 
117089
法律上面有很多的案件是需要进行处理,一些案件是需要定性判断他们处于什么样的性质,然后再交付一定的机构进行管辖,以下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对于这方面管辖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读者们能够跟着大家一起了解这方面知识。

移送管辖之后的立案时限

移送管辖后的审理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

第六条第一审人民法院收到起诉书(状)或者执行申请书后,经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收到自诉人自诉状或者口头告诉的,经审查认为符合自诉案件受理条件的应当在十五日内立案。

改变管辖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应当在收到案卷材料后的三日内立案。

第八条案件的审理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计算。

接受移送管辖的人民法院,是需要重新立案,送达立案通知书,然后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移送管辖必须具备的条件:

(1)受诉法院已经依法受理了该案件。

(2)受诉法院对案件没有管辖权,或是其他有管辖权的法院已经在先立案了。

(3)受诉法院认为接受案件移送的法院有管辖权。

移送管辖的例外:

(1)无管辖权的法院已经对案件进行了实体审理,而当事人又未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不必移送管辖,由受案法院继续审理。

(2)两个以上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在先立案的法院不得将案件移送给另一个有管辖权的法院。

(3)根据管辖权恒定原则,法院的管辖权不受当事人起诉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政区域变更的影响。

如何规范案件的移送及立案工作

首先,原受理法院应严把立案关,不符合立案标准的应让起诉人补充、完善后再立案。对不符合立案基本要求,经工作仍达不到法院立案条件的,以及本院无管辖权的案件,不予立案受理。同时,人民法院应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诉讼指导和释明工作。

其次,尽快制定案件的移送及立案工作规范,从而使原受理法院移送案件工作及受移送法院立案工作走上规范化管理,及时保护当事人的诉权。移送案件及其立案工作规范应涵盖的内容:(1)移送案件的时限。(2)移送原案卷全部材料。同时,应将原案卷材料装订成册后再移送。(3)诉讼费用应随案移送。这样做既方便当事人诉讼,又有利于公众监督。(4)案件移送的交接手续。如:填写《移送案件交接登记表》等。(5)对可以受理的移送案件,应在收到案卷材料后的三日内立案。收到案卷材料的时间,从原受理法院移交案卷材料和诉讼费用齐备之日起计算。

移送管辖

从诉讼法上来说,移送管辖分三类,即民事案件移送、刑事案件移送和行政案件移送。

1、民事案件移送:受移送法院发现自己有管辖权的,依法立案审理;认为自己没有管辖权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

2、刑事案件移送:受移送法院发现自己有管辖权的,依法立案审理,并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对管辖权有争议的,两个法院应当在审限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争议的两个法院分别逐级报请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3、行政案件,受移送的法院的处理方式同民事案件移送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六条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七条两个以上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管辖。尚未开庭审判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被告人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应当在审限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争议的人民法院分别逐级报请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二十一条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

第二十二条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延伸阅读
  1. 一、民事诉讼中对仲裁管辖移送的答辩期限
  2. 依职权裁定移送管辖裁定书
  3. 刑事诉讼的法律程序
  4. 移送管辖制度的要求
  5. 基层法院是否有权移送上级法院管辖

刑事管辖热门知识

  1. 职能管辖
  2. 现役军人犯罪专门处理规定的解读
  3. 刑事案件立案级别管辖规定
  4. 自诉案件的分类及管辖
  5. 严重贩毒案多久才能判刑
  6. 指定管辖可以突破专属管辖吗
  7. 拒不执行判决栽定罪申请向哪里交
刑事管辖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