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1 更新时间:2024-07-06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派出所在寻衅滋事案件中的职责是进行侦查,而非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其他机关不得进行判定。因此,派出所只能负责对寻衅滋事案件进行侦查,而判定的权力属于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时,发现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行为,可以立案侦查。对于由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情况,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也可以立案侦查。
自诉案件是指由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派出所不具备受理自诉案件的权力,这种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寻衅滋事罪的量刑标准。根据我国《刑法》第293条的规定,如果行为人随意殴打他人且情节恶劣,或者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且情节恶劣,或者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且情节严重,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符合以上四种情形之一的,将受到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
为了统一量刑标准,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量刑指导意见,规定如下:
构成寻衅滋事罪的行为,可以在3个月拘役至1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寻衅滋事次数、伤害后果、强拿硬要他人财物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数额等其他犯罪事实的影响来增加刑罚量,以确定基准刑。
此外,2011年修订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对寻衅滋事罪进行了修改,增设了第二款,规定了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情形,将受到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并可并处罚金。
因此,根据修正案的规定,寻衅滋事罪的最高刑期从原来的最高5年提高到了10年,前提是行为人多次实施寻衅滋事行为,且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