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8 更新时间:2023-09-14
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农村社区成员共同拥有主要生产资料,并实行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果实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在我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集体经济改变了过去“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基本经济体制,村级集体经济成为农村基本的经济组成部分。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集体经济在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衍生出多种实现形式。尤其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一些农民自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经济组织,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法规中提出了成员资格的概念,但对于具体的标准并不明确,这容易引发矛盾纠纷,也影响了农村产权改革。因此,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法律解释已成为当前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紧迫任务。结合浙江省、成都温江区等地出台的相关规定以及多年的基层工作实践,对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确定应遵循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公平合理的原则,并结合土地承包、享受权利、履行义务等情况进行界定。
根据相关规定和实践经验,具有以下条件的个人可以被确定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
以上是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初步界定,具体的标准和程序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