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6-06
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的客体是复杂的,既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公务活动,同时也包括被收买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行为人通过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解救被收买妇女、儿童的职务活动的侵害,实现对被收买的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侵害。
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行为。聚众阻碍是指有预谋、有组织、有领导地纠集多人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行为。根据实践经验,只要纠集三人以上阻碍解救工作的进行,就应当认为是聚众,构成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具体行为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组织、指挥多人以暴力方式侵害执行解救公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体;有的是砸毁、扣押解救用的车辆、器械;有的是组织、指挥众人以非暴力的方式围截、干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解救工作等。
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的主体必须是十六周岁以上的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公务的首要分子。由于本罪的客观行为特征,要有一定威望、号召力的人才能成为该罪的主体。因此,少有未成年人成为该罪主体。根据案件事实的不同,首要分子可能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根据本条第2款的规定,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其他参与者也能构成本罪主体。
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对方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且正在依法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故意聚众阻碍。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人明知对方是依法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聚众的故意,即行为人有意聚集多人,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解救工作。本罪是聚众性犯罪,但并不要求各个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完全相同。只要首要分子的主观故意符合上述要求,即可构成本罪。至于其他行为人的行为目的和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犯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