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公务案件有什么特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危害国家安全罪法律知识

妨害公务案件有什么特点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1-22

 
11345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知道一些人们违反了法律规定,会被处于相应的惩罚。但在一些国家公务案件的过程中,有些人会妨碍公务人员,对此国家有着相应的规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妨害公务案件有什么特点。

妨害公务案件的特点

妨害公务案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侵犯的客体和对象

妨害公务案件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公务活动。而侵犯的对象则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履行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客观方面的表现

妨害公务案件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即使未使用暴力或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主体和主观方面

妨害公务案件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犯罪主体。而主观方面一般为直接故意,即行为人必须明知上述人员正在依法执行公务而加以阻碍,才能构成本罪。

妨碍公务罪的定义

妨碍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中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主观上限于故意,即行为人必须明知上述人员正在依法执行公务而加以阻碍,才能构成本罪。对于犯本罪的行为人,可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

妨碍公务罪中的严重后果

妨碍公务罪中的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

对国家工作人员身体造成重大伤害

如果行为人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体实施了暴力打击或人身强制,如殴打、捆绑等行为,且造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重伤结果或因重伤导致死亡结果,甚至故意杀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应按想象竞合的原则,以重罪吸收轻罪,从重处罚。

导致行动失败和其他附带严重后果

例如,在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时,行为人使用暴力等手段阻止国家工作人员解救行动,导致解救行动失败,并且被拐卖的妇女、儿童身体受到了重大伤害或死亡,也属于造成严重后果。

妨碍公务罪的几种形式

妨碍公务罪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以暴力或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行为人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以同样的方式阻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执行代表职务。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行为人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

行为人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即使未使用暴力或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

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必须采取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方法才能构成妨碍公务罪。如果行为人使用其他方法干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如谩骂、吵闹等行为,虽然对执行职务有一定程度的妨害,但不构成本罪。对于这种行为可以进行批评教育或治安管理处罚,情节恶劣者可能构成侮辱罪或其他犯罪。

妨碍公务罪是否可以判刑缓刑

妨碍公务罪可以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而缓刑是对于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其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在一定期间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

根据我国刑法第67条的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如果法院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可以宣告缓刑。

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并且犯罪分子必须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需要注意的是,刑法规定对于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因此,妨碍公务罪是有可能被判缓刑的,但前提是不得是累犯且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对轻微伤的规定

轻微伤是指损伤程度明显轻微,不足以造成人身健康明显伤害,也不会遗留器官功能障碍的损伤。

根据刑法第234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如果经过法医鉴定确定伤情为轻伤或重伤,犯罪行为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处罚。如果行为人致人重伤,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的处罚。当然,如果刑法中另有规定,将依照规定处理。

总的来说,故意伤害致人轻微伤的行为,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

此外,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属于自诉案件,自诉案件主要鼓励和解。因此,如果是轻微伤,一般只要达成了赔偿协议并执行了,一般不会判刑。因此,解决轻微伤害最好的方法是与对方协商赔偿。

延伸阅读
  1. 法律规定拒捕的处罚
  2. 辱骂警察是否构成妨害公务罪
  3. 妨害公务罪的构成和情形
  4. 妨害公务罪与殴打他人的区别
  5. 暴力袭警致民警重伤是否从重处罚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2. 间谍罪的管辖机关及其职权
  3.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
  4. 侵占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之间的区别
  5.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6.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辩护词:陈XX案
  7. 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处理方法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