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规定无期徒刑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多少年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7-19
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在狱中表现良好,可能会获得减刑的机会,将实际的刑期改外有期徒刑,不会在狱中服刑到死,有出去跟家人团聚的一天。那么我国规定无期徒刑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多少年?手心律师网小编告诉你无期徒刑减刑知识。
我国无期徒刑减刑规定及执行刑期
无期徒刑判决后的刑期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宣判之日起计算。判决宣判前的先行羁押日期不会折抵刑期。即使无期徒刑被减为有期徒刑后,先行羁押的日期也不会折抵刑期。
无期徒刑减刑的相关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无期徒刑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若确有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服刑满两年后可以申请减刑。
减刑幅度
根据上述规定,减刑幅度根据罪犯的悔改表现和立功表现而定。一般情况下,确有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的罪犯可以减为二十年以上二十二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而对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罪犯,可以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最低执行刑期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年。刑期的起始时间应当从无期徒刑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因此,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期徒刑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十年,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为十三年。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刑罚的公正和合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