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犯的其刑事责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共同犯罪法律知识

从犯的其刑事责任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03

 
107634

从犯的刑事责任原则

根据我国刑法第27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从犯,应当采取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原则。在具体适用从犯刑事责任原则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必减主义

我国刑法对从犯采取必减主义,即对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不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综合考察具体情形

对从犯予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应综合考察共同犯罪的性质、对犯罪结果作用的大小等方面的具体情形具体确定。

从犯的特殊刑事责任原则

我国刑法第26条规定了从犯的一般刑事责任原则。此外,我国刑法还对一些必要共犯的从犯和主犯一起规定了具体的法定刑。

例如,根据刑法第317条第1款的规定,犯组织越狱罪的,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者,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里的其他参加者指的就是组织越狱罪中的从犯。对于这种刑法分则规定了具体法定刑的从犯,应当直接按照分则的规定处罚。

根据刑法第27条第1款的规定,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我国刑法中的从犯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这种情况指的是虽然直接实行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犯罪行为,但在整个犯罪活动中其作用居于次要地位的实行犯。这种从犯可以存在于犯罪集团中,也可以存在于其他一般的共同犯罪中。在犯罪集团中,该种从犯受首要分子或者其他主犯的指挥,罪刑较小或者情节不严重。在一般的共同犯罪中,该种从犯虽然直接实施了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客观方面的行为,但一般是次要的实行行为,即不能单独、直接地引起犯罪结果的行为。

2. 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这种情况指的是未直接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犯罪行为,而是为共同犯罪的实施创造条件、辅助实行犯罪的人。这种从犯实施的行为通常是非实行行为,包括提供犯罪工具、指示犯罪对象和犯罪地点、打探和传递有关犯罪实施和完成的信息、为实行犯望风、事前有通谋的事后窝藏、销赃等帮助行为。

延伸阅读
  1. 胁从犯的刑事责任及处罚如何规定的
  2. 刑事诉讼法补充立案的内容是什么
  3. 如何认定合伙经营诈骗行为
  4. 非法集资公司的员工怎么处理
  5. 刑事和解后判处缓刑是否可以上诉

犯罪热门知识

  1.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
  2. 单位犯罪的界定和特征
  3. 盗窃少量公私财物的法律处罚
  4. 犯罪主体的定义及分类
  5. 从犯和共犯的判刑一样的是对的吗
  6. 刑事案件从犯减轻多少
  7.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怎样规定的,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