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分子中哪些属于从犯,主犯与从犯有哪些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共同犯罪法律知识

犯罪分子中哪些属于从犯,主犯与从犯有哪些区别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1-04

 
107607

犯罪分子的分类与法律角色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分子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从犯和正犯。

从犯的分类

从犯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起次要作用的正犯

起次要作用的正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虽然直接参与了实施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但其所起的作用仍属于次要的。他们可能是在犯罪集团中听命于首要分子,参与了某些犯罪活动;或者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参与实施了一部分犯罪活动。起次要作用的正犯通常具体罪行较轻、情节不严重,没有直接造成严重后果。

2. 帮助犯

帮助犯是指没有直接参加犯罪实行,但为正犯的犯罪创造便利条件的犯罪分子。他们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为实施共同犯罪提供方便,创造有利条件、排除障碍等。例如,提供犯罪工具,窥探被害人行踪,指点犯罪地点和路线,提出犯罪时间和方法的建议,事前应允帮助窝藏其他共同犯罪人以及窝赃、销赃等。

从犯的作用可以是起辅助作用的(帮助犯),也可以是起次要作用的(实行犯或教唆犯)。实行犯并非一律是主犯,可能属于从犯,主要取决于其作用是否为次要。

主犯与从犯的区别

区分主犯与从犯主要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1. 犯罪共谋阶段

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而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

2. 犯罪活动策划与指挥

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而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

3. 参与频率

多次参加共同犯罪或参加全部共同犯罪活动的通常为主犯,而首次参加共同犯罪或参加次数少于其他犯罪分子的,以及仅参加了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通常为从犯。

4. 参与强度

主犯的实行行为通常强度较大、手段残忍、技巧熟练,而从犯的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

5. 对犯罪结果的作用

由于行为强度大或者技巧熟练,主犯通常对犯罪结果的作用较大,是造成犯罪结果的主要原因;而从犯由于初次作案、行为强度小,或者技巧不熟练,通常对造成犯罪结果只起很小的作用,甚至根本未起任何作用。

延伸阅读
  1. 犯罪集团的构成条件及特点
  2. 主犯的刑事责任
  3. 共同犯罪案件中的判决问题
  4. 如何认定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
  5. 一般构成首要分子的条件包括哪些

犯罪热门知识

  1.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
  2. 单位犯罪的界定和特征
  3. 盗窃少量公私财物的法律处罚
  4. 犯罪主体的定义及分类
  5. 从犯和共犯的判刑一样的是对的吗
  6. 刑事案件从犯减轻多少
  7.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怎样规定的,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