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4-02
继续犯是一种特定的行为形式,其主观上具有对特定犯罪行为的故意,尽管该行为具有长时间的实施性质,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犯罪目标。
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的形式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结果,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并最终导致了这种结果的发生。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结果,但过于自信地相信自己能够避免这种结果,实际上却未能成功避免,从而导致了这种结果的发生。
根据刑法的规定,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存在过失犯罪行为时,行为人才会负有刑事责任。对于过失犯罪,刑法明确规定了具体的法律责任和刑罚。
因此,继续犯与过失犯罪是两种不同的行为形式。继续犯是一种有意的行为,而过失犯罪则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导致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只有过失犯罪行为才会负有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