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监督法律知识

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0-05-25

 
10634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和对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产品的质量管理,推行科学的管理办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引导,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五条鼓励、支持和保护一切组织和个人对产品质量进行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对举报属实和协助查处违反产品质量法律、法规行为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章产品质量监督检查

第六条对产品质量实行监督检查制度。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重点是: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用户、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第七条技术监督部门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方式:

(一)监督检查,是指对重点产品质量进行的检查;

(二)统一监督检查,是指在全省范围内对生产某类产品的所有企业进行的检查;

(三)定期监督检查,是指按照确定的产品目录和检验周期进行的检查;

(四)日常监督检查,是指对日常监督中发现的以及用户、消费者和有关组织举报、反映质量问题较多的产品进行的检查。

第八条监督抽查、统一监督检查和定期监督检查必须按计划进行;在同一检查周期内,对经检验认定为合格的产品,不得重复检查。检查周期除国家另有规定为六个月。

省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制定全省性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市(地)、县(市)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监督抽查和定期监督检查计划,报省技术监督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日常监督检查,由县级以上技术监督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实施。

延伸阅读
  1. 内蒙古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
  2.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即将出台
  3. 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规定
  4. 宁夏回族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
  5. 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

产品质量热门知识

  1. 国务院法制办、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人就《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答记者问
  2. 产品缺陷与赔偿责任
  3. 违反产品质量义务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售卖三无产品被起诉至法院,法院会如何判决?
  5. 食品安全问题惩罚性赔偿是合理的吗?
  6. 外出就餐吃到异物得10倍的赔偿吗
  7. 点外卖吃坏了肚子商家不承认如何维权
产品质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