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据与欠据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诉讼时效的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2-20
借据与欠据的法律规定及诉讼时效
借据的法律规定及诉讼时效
根据法律规定,借据代表着一种合同关系。当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并且出借人同意并提供了款项时,双方就达成了要约和承诺,借款人收到款项并出具借据,此时合同成立并生效。对于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权利人可以凭借据随时主张权利,但需要给予义务人一定的还款准备时间。当权利人主张权利遭到拒绝时,其诉讼时效从拒绝之日开始计算。
欠据的法律规定及诉讼时效
欠据并不代表一种合同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欠”是基于债务人在出具欠据之前,双方已经有经济往来的情况下,债权人向债务人索要或经过结算后,债务人需要向债权人支付款项。由于债务人没有能力或拒绝支付款项,双方达成了一种妥协和协议,债务人因此出具了欠据。对于债权人来说,同意和接受债务人出具欠据可以说是无奈之举和下下之策。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应意识到其权利已受到侵害。因为欠据并不是现金,即使欠据上注明了还款日期,也不能保证在该日期兑现。欠款本来是债务人应向债权人支付的款项,只是当债务人不支付或不能及时支付时,债务人才会出具欠据。从逻辑和情理上讲,可以认定债权人的权利已受到侵害。因此,对于欠据引发的债权请求权,其诉讼时效应从出具欠据之日开始计算。根据最高法院于1994年3月6日作出的法复(1994)3号《关于债务人因约定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诉讼时效期间应从何时开始计算问题的批复》,对于注明了还款日期的欠据,债权人可以在还欠款日到来之前向法院主张权利,而不必等到还款日到来或之后。该批复规定,双方当事人原约定供方交货后需要立即付款,但需方因无款可付,经供方同意写了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诉讼时效应从供方收到需方所写欠款条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为期2年。这一规定的本意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