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1-09
根据我国民法的公平原则,让雇主承担无过错责任符合权利义务一致的基本原则。雇员为雇主完成工作,让雇主获利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相应的风险。除非雇主存在安全设施不到位或设备存在明显隐患等瑕疵,否则雇员很难证明雇主有过错。让雇主承担无过错责任可以实现利益平衡。雇员对因完成受雇任务所受损害享有的请求赔偿权利,是其享有的劳动保护权利的自然延伸,而不是基于雇佣合同产生的。雇员是受雇于雇主为雇主完成一定工作的,雇主应为雇员提供适于服务的劳动条件,实行劳动保护,改善工作环境。雇员享有的劳动保护权利是宪法赋予的,任何人不能剥夺。然而,雇主有两种免责事由:一是不可抗力,即纯粹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害,雇主不承担赔偿责任;二是受害人故意,即损害完全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由受害人自己承担损害后果。除了这两种免责情形外,雇主还可以通过提高商品或劳务的价格,或依责任保险的方式将所受的损失转移分散给社会。
国外以及台湾地区的劳动基准法、香港的雇员赔偿条例等都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立场。根据香港《雇员赔偿条例》规定,雇主对其雇员因工受伤所负赔偿责任是一种无过失责任,即使意外并非雇主的疏忽所导致,雇主指派的工作不论意外发生或感染职业病是由于雇员违反适用于其工作的法例或其他指示或其工作未获得上级的指示而自行判断行事,该意外仍视为由于受聘及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在我国,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国家职工享有劳动保护的权利。法人对其职工在劳动过程中遭受损害的,单位应给予补偿。这种补偿具有无过错责任的性质。
构成雇主对雇员赔偿责任的前提条件是受害人必须为雇员。雇员是指受雇于他人,利用雇主提供的条件,领取一定报酬的人。雇员须直接接受雇主的监督,按照雇主的指示为雇主服务。与雇主没有直接监督和指挥关系的人不被视为雇员。例如,定作人与承揽人之间,虽然承揽人由定作人选任并为定作人提供服务,但由于承揽人独立完成工作任务,不属于雇员。确定行为是否为雇员,不仅要看其与雇主之间有无雇佣合同,还要看行为时的事实状态。个体工商户所请的帮手、所带的学徒与雇员没有差别,应视为雇员。但与他人换工或者帮工的人不能被视为雇员。换工、帮工受到损害的,应按一般侵权责任处理。如果双方都没有过错,则应适用公平责任原则,依照民法通则第132条的规定,要求对方或受益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构成雇主对雇员赔偿责任的第二个要件是受害雇员在完成受雇任务中发生工伤事故。所谓因工伤事故受损害,是指雇员的损害与其从事的受雇事项有关。确定受雇工作的范围是确定雇主对雇员赔偿责任的关键问题。根据香港《雇员赔偿条例》的规定,雇员因工受伤是指因公事或受雇过程中从事雇主所指派的工作遭遇意外事故而受伤。根据香港的一些判例,可以按以下准则确定雇员是否在受雇工作中受害:一是雇员所从事的工作的性质,即雇员所从事的工作是否是他应当做的事;二是雇员受害的时间,即雇员是否在受雇时间内遭受损害;三是雇员受害的地点,即损害发生时,雇员所在的地方是否为其应该出现的地方。
构成雇主对雇员赔偿责任的第三个要件是雇主没有不可抗力和受害人故意的免责事由。不可抗力是指纯粹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害,雇主不承担赔偿责任。受害人故意是指损害完全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由受害人自己承担损害后果。除了这两种免责情形外,雇主还可以通过提高商品或劳务的价格,或依责任保险的方式将所受的损失转移分散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