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办法有哪些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0-30
环境对于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东西,就环境污染,是十分影响巨大严重的一个事件,环境污染纠纷同样可以说的上是影响重大,那么,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办法有哪些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和总结了以下的内容,希望能够为您答疑解惑。
如何处理环境纠纷
一、环境纠纷的定义
环境纠纷是指涉及环境保护法律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争议。例如,法人因不服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而产生争议,或者公民因他人排污导致健康受损而要求污染者赔偿损失而产生争议等。
二、解决环境纠纷的途径
发生环境纠纷后,争议双方可以选择适当的途径来解决。公民和法人因不服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而产生的争议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而公民和法人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赔偿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解决,或者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主持调查和处理,达成有关协议解决。另外,受损害的公民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三、对污染者提起民事诉讼的方法
根据现行法律,环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在以下法律中得到了直接规定:- 《民法通则》第124条规定了“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环境保护法》和几部污染防治法规定,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如果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受到环境污染造成损害的公民可以根据以上法律规定作为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造成污染的单位的责任。
四、维权途径
受害者可以向当地的环保部门反映情况,依法要求污染企业限期改正,或者对其采取罚款、停业等行政措施。对于所遭受的损害,受害者可以通过环境民事纠纷处理程序,由环境行政部门进行调解处理。如果调解不成功,受害者可以提起民事损害赔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