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1-20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或其他环境侵权行为对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财产利益造成侵害,应依法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因环境污染侵犯他人财产权、人身权等其他权益而应负的法律责任;二是因生态破坏侵犯他人财产权而应负的民事责任;三是因其他侵犯他人环境权益的行为所应负的民事责任。我国相关立法主要规定了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的第一个表现形式即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
《侵权责任法》因具有“复原功能”、“预防功能”和“惩罚功能”而成为权益受害者的保护伞。环境侵权作为特殊的侵权行为,由于双方在信息掌控、经济实力等方面存在现实差距,被侵害的权利得不到救济,导致结果的不公平。《侵权责任法》的制定更加关注对受害者和弱势群体的保护,体现了从抽象公平走向实质公平的法律价值观。例如,第65条明确将责任主体表述为“污染者”,而非“排污者”,反映了社会现实中“污染不一定由排污造成”和“污染手段多种多样”的情况。通过扩张责任主体,加强对环境污染侵权中弱势主体的法律保障。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然而,由于法律与标准的滞后性和制定者的历史局限性,人们逐渐意识到即使是“合法排污”或“达标排放”,也可能对权益人造成损害,并且难以达到预防和惩罚的目的。环境侵权者可以通过合法性规避自己的主观过错,否定应承担的责任。因此,仅凭“合法”或“达标”并不能成为免除民事责任的理由。《侵权责任法》取消了对“违法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等字样的规定,强调“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表述。相较于《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更有利于填补损害、制裁不法行为的立法目的。
环境污染侵权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一切污染危害环境的单位或个人,只要其行为对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即使没有主观故意或过失,也要承担赔偿责任。
我国相应法律对无过错责任原则进行了解释。《侵权责任法》第65条规定与这些规定相一致,使得我国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形成了内在协调的局面,更有利于司法与执法中的侵权责任认定。
损害事实是侵权行为赔偿法律关系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尽管我国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损害事实,但从《侵权责任法》的立法目的出发,可以将损害事实定义为行为或事件导致某人受到侵权法保护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不利影响的一种事实状态。损害主要包括财产损害、人身伤害和伤亡、公民的人格权遭受侵害以及精神损害。这样的定义更有利于保护受害者的合法利益,因为环境污染侵权常常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对其精神层面造成摧残。污染者应该对受害者进行补偿,符合法律公平的原则。
环境污染侵权行为中最难认定的是“污染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对于环境污染侵权行为的认定至关重要。
《侵权责任法》未对此加以明确规定,这可以视为立法的不完善之处。对于因果关系的认定,可以基于损害事实的不同分为两种情况:对于侵权影响较轻、时间较短、证明相对简单的环境污染侵权行为,可以采取优势证据说加以证明,即只要举证人所提供的证据比对方更有说服力,就可以认定因果关系成立;对于侵权行为所致影响严重、潜伏性强、危害范围广泛的环境污染侵权行为,应综合考虑“事实推定说”、“疫学因果说”等综合判断,结合受害者的权益侵害程度、污染者的社会地位和赔偿能力等因素,公平、合理地综合判断。
环境污染是我们每个公民都非常痛恨的事情,因此希望那些随意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能够及时改正。如果对上述知识还有疑问,请随时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