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12-19
环境污染所导致的人身损害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其侵权责任方式具有独特性。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4条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然而,由于环境污染损害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这些责任方式并不完全适用于环境污染致害的侵权行为。
我国《侵权责任法》对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做出了以下规定:
1. 根据第65条的规定,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根据第66条的规定,如果发生环境污染纠纷,污染者应当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或者符合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减轻责任的情形。
3. 根据第67条的规定,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污染者造成环境污染,污染者的责任大小将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等因素来确定。
4. 根据第68条的规定,如果第三人的过错导致环境污染损害,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污染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1款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人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赔偿。类似的规定也可以在《水污染防治法》第55条第1款、《大气污染防治法》第90条、《环境噪声防治法》第61条第1款等法律中找到。这些法律将"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作为主要的民事责任方式。
综上所述,适用于环境污染的民事侵权责任方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和赔偿损失。通过采用这些民事责任方式,可以预防污染行为的发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我们的网站提供专业的律师服务,欢迎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