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1-23
就我国目前对于高空抛物造成人身损害的归责原则而言,存在一定的争议。普遍认为,适用的原则是高空抛物适应平等责任原则,然而也有学者主张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如果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除非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否则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如果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其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情况除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如果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全体住户均存在加害可能性,应当承担补偿责任。
在法院审理案件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确定是否免除当事人的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29条的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况下,不需要承担责任。因此,在发生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时,即使查明了坠落物的所有人,也不需要承担责任。同样地,在无法查明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应当免除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责任。
相较于被害人来说,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与实际加害人同住一栋建筑物内,对于建筑物的情况较为了解,具有地理优势和人脉优势。因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找出实际加害人来免除自己的责任。
可能加害人可以提供证据证明自己在侵权行为发生时根本不可能在建筑物内,或者伤人物品不可能归属自己,从而在时间上或客观方面免除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