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11-08
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的,但是依然存在着侵犯人格权的违法行为。侵犯人格权的具体行为包括侵犯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宪法》保护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侵入公民的住宅。《宪法》还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明确指出,宣扬他人隐私、丑化他人人格,以及侮辱、诽谤他人名誉的行为都应被认定为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因此,隐私权在我国法律中得到了明确的保护。
著作权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著作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汇编权、翻译权以及其他应由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
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网上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层出不穷,例如未经著作权人同意擅自将其作品上载到网络中,未经许可转载新闻单位发布的新闻,以及在网上传播盗版音像制品等。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对涉网著作权纠纷案件的管辖地进行了规定,并将数字化作品纳入著作权保护范围。
网络暴力事件的传播始终是自发的,不存在任何强迫行为。无论是首次传播还是二次传播,都是网民自发行为。尽管有一些背后别有用心的事件操控者,但他们的行为往往是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进行的,大多数参与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被操控。因此,网络暴力传播活动基本上都是自发的。
在网络上,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和自由。只要在论坛注册,就有在该论坛发言的权利和自由。在网络暴力的传播过程中,只要言论不违法,一般情况下版主不会删除发言。任何真实的信息都可以补充,甚至只要是网民希望真实的信息,都可以引发新一轮的传播活动。因此,网络暴力的传播处于一个极度开放的传播结构中,这为传播影响的不可控制性埋下了伏笔。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地位和受到尊重的机会,这使得网络成为人们灵魂最自由的地方。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质,许多在现实中不好做或不好说的事情在网络上可以毫无顾忌地做和说。在虚拟环境下,人们往往产生“这里很安全”的意识,并且由于少了现实世界的惩罚机制,网络暴力事件更容易发生。
网络暴力往往容易失控,对当事人造成很大的身心伤害。大多数网络暴力事件似乎都源于对不合情理现象的讨伐,但由于狂热、非理性的支配,加上网络传播结构的开放性和流言传播的易失实性,使得网络暴力很容易出现差错或被人利用,导致无辜的当事人蒙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