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到什么程度造成精神损害应当赔偿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民事侵权精神赔偿法律知识

侵权到什么程度造成精神损害应当赔偿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4-29

 
98199
我国对于我们生活的很多事情都是做出规定的,一旦超出了这个规定就可以说是属于侵权了,那么侵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侵权到什么程度造成精神损害应当赔偿?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侵权行为对精神损害的赔偿程度

1、行为的违法性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侵权行为是指违反著作权法规定的义务,侵犯他人依法享有的人身权或财产权的行为。如果侵害他人的财产权是直接基于违反合同义务发生的,这种行为通常仅视为违约行为,由行为人承担违约责任。

2、损害事实的存在

侵权行为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损害是指行为给他人造成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上的损害。损害是违法行为的客观后果。如果某一行为正在计划中,尚未造成损害事实,那么这行为并不构成侵权行为。例如,出版社擅自取走作者的书稿,并准备出版,但由于某些主观原因最终没有出版,因此不构成侵权行为。但如果已经出版,即使一本书也未卖出,也应认为构成侵权。

3、因果关系

侵权行为必须与损害事实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实施某一行为是造成损害事实的原因。例如,某人基于他人的一篇文章改写成另一篇文章,并擅自交给报社刊登,这一行为引起了损害事实,因而具备侵权行为的一个条件。如果某人仅仅是为了练笔,基于他人的一篇文章改写成另一篇文章,并没有打算发表,但被热心的第三人看到后,擅自推荐给报社刊登,那么这第三人的行为就与造成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而某人仅仅是为了练笔的改写,则属于合理使用范围,与损害事实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4、责任承担

实施行为的人有过错,或者虽无过错,但仍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也就是说,行为人在实施某一行为时明知行为会造成损害后果,或者应当预见到但没有预见到,或已经预见到但轻信能够避免。例如,某出版社或个人明知某一作品有著作权,或者没有确切依据以为它没有著作权,却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就出版了该作品,这种故意或过失就是过错,因而具备侵权行为的一个条件。如果某出版社在不知情且作者提供担保的情况下出版了作者的作品,而后有第三人指出该作品是侵权产物,出版社立即停止出版并进行调查核实,出版社就没有过错,通常只由作者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出版社没有停止出版,在作品确实是侵权产物的情况下,出版社就有过错,因而与作者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此外,如果法律明确规定行为人即使无过失,也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那么行为人实施的也是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对精神损害的赔偿

如果侵权行为对他人造成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法院可以根据情况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如果侵权行为对他人造成严重后果,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还可以根据受害人的请求判令侵权人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2. 赔偿方式
  3. 原告诉被告侵权案件诉讼请求
  4. 设计方案的著作权保护及侵权行为
  5. 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一般侵权热门知识

  1. 酒后驾车肇事的民事责任
  2. 出租屋失火的处罚依据消防法
  3.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4. 阿里首诉造假店: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
  5. 家人被私闯民宅怎么处罚
  6. 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7. 盗窃公私财物怎么处罚
一般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