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9-02
行政侵权行为对个人的精神损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来进行救济。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非财产性的救济措施应该是主要的救济方式,而财产补偿则是辅助的救济方式。然而,目前我国的法律对非财产性救济的范围限制较大,且没有明确规定财产性救济的措施。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参考民法中对于权利主体精神损害的救济范围和救济方式的规定。虽然几乎所有的行政侵权行为都可能导致受害人的精神损害,但并非所有的行政赔偿都应该包含精神损害赔偿金。在适用财产救济方式之前,必须确保非财产性救济方式无法弥补权利主体的损失。如果非财产性救济方式足以弥补权利人的损失,那么就不应该采用财产补偿的方式。精神损害赔偿金的适用应该避免滥用,否则可能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的精神,精神损害赔偿金并不是一种独立适用的责任形式,而是一种附加并用的方式。
鉴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们不能盲目追求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同的高额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目前,在我国,数十万元甚至更高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被认为是过高的。同时,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金时,应充分考虑各地的具体情况,确保赔偿数额的适当性。由于精神损害赔偿主要以非财产救济措施为主,是否给予精神损害赔偿金并不是判决双方胜负的必要或唯一手段,因此不应该采用过低的象征性赔偿金额,例如赔偿一元。
精神损害必须是客观存在的,才能提出赔偿请求,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神损害赔偿是客观的。然而,由于精神损害与物质赔偿之间没有准确的内在比例关系,受害人的精神损失难以用金钱进行准确的交换。同时,精神损害的认定需要考虑受害人的主观痛苦等具体情况,因此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例如,如果夫妻一方因侵权行为而死亡,对于夫妻关系较好的当事人一方来说,肯定会有精神痛苦。然而,如果夫妻关系已经破裂,或者曾经有过谋害对方的行为但未成功,那么可能不会因对方的死亡而感到痛苦。为了更准确地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数额,应该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根据法律的一般规定和法官的实践经验,确定是否赔偿以及赔偿的适当金额。
我国对于行政相对人所受到的损害,只针对部分权益进行赔偿,具体而言,只赔偿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损失,而不赔偿其他权利的侵犯。精神损害如因名誉权、荣誉权的侵害,以及因人身受侵害导致的精神痛苦等,由于其不具备可计算性和确定性,目前我国法律不给予金钱赔偿,主要考虑到国家财力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