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6-20
1. 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
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侮辱是指以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可以以口头或行为方式进行,例如扩散现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损于人的社会评价的事实,以诋毁他人的名誉,让其蒙受耻辱。诽谤是指捏造和散布某些虚假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诽谤可以通过口头或文字方式进行,内容包括捏造和散布一切有损于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
只有在行为人所实施的侮辱、诽谤、披露其隐私权等行为影响到社会公众对受害人的评价时,才能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公开进行、向第三人散布,才能表明侵权人的行为已经产生了社会影响,被侵权人的名誉受到损害。
2. 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对于公众人物提起的名誉侵权之诉,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考察,应以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标准。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名誉的损害,仍然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名誉的损害,但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等而使损害后果发生。
3. 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
特定的人是指某个具体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没有特定的人,则在法律上就不存在受害人。即使某些文学作品在描写中对特定的人进行了侮辱或诽谤,虽然使用的是代号或假名,但读者一看便可知晓其所指的对象是谁,这显然不能因其使用代号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权。
4. 行为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
行为人的行为必须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这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心理负担或精神上的折磨必须是客观实在的东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观上的一种感受。
以上所述的要件是判断开玩笑是否构成名誉侵权的依据。如果开玩笑的行为满足以上要件,即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被侵害的对象是特定的人;行为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那么开玩笑就构成名誉侵权。
因此,在开玩笑时,我们应当注意不要侮辱或诽谤他人,尤其是在公开场合。如果我们的开玩笑对他人的名誉造成了损害,我们可能会面临名誉侵权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