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6-28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八条的规定,如果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的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情况下不予支持精神损害赔偿。但是,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如果侵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人民法院除了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还可以根据受害人的请求判令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九条的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校园暴力行为中,同学之间的挑衅生事、辱骂、互殴、群殴等行为有可能触犯多种刑法条款,包括:
同学之间以保护、借钱为名勒索财物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财物的行为可能触犯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绑架罪等刑法条款。
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校园暴力的施害人如达到法定年龄,则法院应对犯罪嫌疑人加以刑罚,以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
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侵权行为人依法应负损害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当九种人格权受到不法侵害时,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种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侵权行为致使被害人残疾,应当支付被害人残疾赔偿金;如果侵权行为致使被害人死亡,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行为人因过失或故意侵害他人身体,导致被害人残疾或死亡,应当赔偿被害人医疗费、伤残生活补助费或丧葬费。
校园暴力的被害人如若死亡,其本身并无损害赔偿请求权。因此,被害人的监护人或近亲属不能以被害人如果尚在人世时可以得到的利益为借口,请求施害人赔偿。
校园暴力的学校责任主要涉及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对于未成年人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其他教育机构,如果未尽到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导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使他人人身损害,学校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第三人侵权导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该第三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存在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无论学校是寄宿学校还是非寄宿学校,学校对学生的监护责任都是不容置疑的。校园伤害事件中,学校的责任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