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征收中有房屋价值评估程序吗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1-05
集体土地征收中的房屋价值评估程序
集体土地征收中的价值评估程序
在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并没有严格的“价值评估”程序。征收方只需准确获取一些土地的基本信息,并按照既有标准进行计算,从而确定被征收土地的补偿金额。对于宅基地上的房屋,其评估程序和步骤应与国有土地上的房屋评估类似。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程序通常不会像国有土地上的房屋评估那样严格,最终得出的评估结果也不会像国有土地上的房屋评估报告那样详细和正式,有时只是一张纸的内容。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这种评估是基于重置成新价,而不涉及房屋周边房地产的市场价值,因此补偿金额要比国有土地上的房屋低得多。
征地补偿安置制度中的调查确认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第十条规定,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共同确认。在“用地报批前的告知、确认、听证工作”中的“确认”环节中,应按照此规定进行操作。实际上,这一步骤类似于完成城市房屋评估程序中的一些重要工作。
宅基地上房屋的补偿计算
对于耕地和宅基地,只需在确定上述信息后,按照现有标准进行计算,就可以基本确定补偿金额。宅基地上的房屋在许多地方都有相对独立的评估程序。以《北京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为例,第14条规定,拆迁宅基地上的房屋采取货币补偿的,拆迁人应向被拆迁人支付补偿款。补偿款的确定基于被拆除房屋的重置成新价和宅基地的区位补偿价。房屋重置成新价的评估规则和宅基地区位补偿价的计算方法由市国土房管局制定并公布。《北京市宅基地房屋拆迁补偿规则》进一步明确,被拆迁房屋的重置成新价按照《北京市房屋估价办法》和《北京市住宅楼房估价技术规范》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