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中的这几个公告没见到一定不能签字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7-05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中的公告
房屋征收范围公告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16条的规定,房屋征收范围确定后,应当发布房屋征收范围公告,以停止一系列不当增加补偿费用行为。各地根据实践情况进一步细化了这一规定。在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前,通常会发布这样一个公告,将被征收房屋的各项权利变动确定下来。例如,《上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第11条规定,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公告有关不得实施可能不当增加补偿费用行为的要求。公告应当明确暂停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年。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公告的内容不能替代法定的征收决定公告,二者不可互相替代。
房屋征收决定公告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13条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当及时发布房屋征收决定公告。公告应当包括征收补偿方案、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权利等事项。这一公告在整个城市房屋拆迁中起着核心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公告。最高院判决的“许水云案”中,由于当地政府没有发布这一公告,直接强拆了被征收人的合法房屋,导致了败诉的后果。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公告中的征收补偿方案将直接影响被征收人的补偿安置结果。如果被征收人对补偿方案不满意,应当及时提起复议或者诉讼来寻求救济。
房屋价格评估初步结果公示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第16条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将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提供的初步评估结果在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示。在公示期间,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应当安排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对初步评估结果进行现场说明解释。如果存在错误,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应当进行修正。律师想强调的是,房屋价格评估是城市房屋拆迁中非常重要的程序步骤,直接影响被征收人的最终补偿金额。这一公示步骤是评估程序中必须遵守的,对于后续对评估报告的质疑和征收补偿决定的救济都具有一定的意义。被征收人需要重视评估环节,关注评估程序,树立维权意识。
征收补偿决定公告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26条的规定,对于始终未能达成补偿协议的被征收人,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市、县级人民政府报请作出征收补偿决定,并在征收范围内公告。被征收人需要特别关注征收补偿决定本身,如果对补偿金额仍不满意,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起复议或者诉讼来寻求救济。一旦过期,维权的空间将大大减少。律师曾多次强调,征收补偿决定直接指向司法强拆,被征收人不能忽视,必须及时采取行动。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中的公告
拟征地公告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征地工作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征收农民土地必须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申诉权和监督权。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在征地报批前认真履行程序,充分听取农民意见。征地告知要实施到村组和农户,结合村务信息公开,通过广播、在村务公开栏和其他明显位置公告等方式,多种形式、多途径告知征收土地方案。如果被征地农民有异议并提出听证要求,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及时组织听证,听取农民意见。对于合理要求,必须妥善解决。征地告知的内容包括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方式等。根据这一公告程序,在征地依法报批之前,必须履行这一程序。
征收土地公告
根据《征收土地公告办法》的规定,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在收到征收土地方案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征收土地公告。该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根据该办法第14条的规定,如果未依法进行征收土地公告,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其他权利人有权要求公告,并有权拒绝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可以说,这是一份必不可少的公告。需要指出的是,征收土地公告中将包含征地批文等重要内容,直接反映征收项目的合法性。因此,被征地农民必须高度重视,及时识别违法用地情况,如“未批先占”、“少批多占”、“拆分审批”、“以先行用地批文代替征地批文”等,以维护自己的土地权益。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
根据《征收土地公告办法》的规定,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在征收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内,以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为单位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根据该办法第14条的规定,如果未依法进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其他权利人有权要求公告,并有权拒绝办理征地补偿、安置手续。可以说,这也是一份必不可少的公告。需要指出的是,方案将直接影响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权益,关乎他们的住房和财产。这是广大被征地农民维权所需关注的重点。如果对补偿安置标准不满意,可以通过申请协调、裁决程序解决,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