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1-10
工伤鉴定是指在职工申请工伤认定后,经过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相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行为。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
工伤认定完成后,当伤情基本稳定时,申请工伤鉴定是可以进行的。一般情况下,职工可以自己申请,也可以由单位同意后由单位代为申请。然而,公司通常不愿意申报工伤,因为工伤需要全额赔付,而公司往往想通过保险来应对,只支付保险金额。
各级劳动鉴定委员会应当按照国家制定的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国家标准GB/T16180-1996,以下简称评残标准)对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导致职工伤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和护理依赖程度进行等级鉴定。根据评残标准,一级至四级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确定伤残待遇和工伤职工的安置主要依据是评定的伤残等级。
最新的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GB/T 16180—2006《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该标准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75号令)制定的。该标准取代了GB/T 16180—199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在制定本标准时,参考了与之相关的残疾人标准、革命伤残军人评定标准等国家文件、医学技术标准和评残标准。
1. 因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相关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
2. 鉴定者需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如病历、出院证明、CT片、化验单、心电图等相关诊断材料,以及《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在每周一、二、三、五进行鉴定。
3. 鉴定办对鉴定者携带的材料进行专家确认后,收取200元的鉴定费。若材料不齐全,鉴定办将退回委托诊断,并要求补充材料后再进行鉴定。
4. 鉴定办定期于每周四召开鉴定会议,做出等级或结论,并进行公布。
5. 从鉴定材料收到登记之日起15天后,单位劳资人员前来领取鉴定结果及所收全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