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5-03
劳动能力鉴定是根据劳动能力鉴定标准进行的,该标准是确定工伤职工伤残等级的依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目前我国实施的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1996年国家发布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该标准共分十级,其中,符合标准一级至四级的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的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的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在以下情况下,应进行劳动能力的复鉴:
享受伤残津贴和护理费的人员距前次鉴定一年以后,伤情发生变化时,可以提出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经办机构也可以每两年提出安排复鉴一次,以便根据伤残情况变化调整待遇。
被鉴定人或用人单位对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作出的鉴定结论有疑义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申请复鉴。省级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伤残等级重新评定后,除一次性补助以外,其他待遇相应调整。
劳动能力的丧失将直接影响到工伤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如果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可能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赔偿。因此,如果对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或伤情变化后的复鉴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请律师陪同鉴定或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计算赔偿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