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鉴定时效是多久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程序法律知识

劳动能力鉴定时效是多久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2-12

 
79581
发生工伤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劳动者是会遭遇身体伤害的,这时候就需要积极挽回自己的损失。如果确实属于工伤的,用人单位是需要负责的。如果自己有伤残的,还需要做相应的劳动能力鉴定。有的朋友就会疑惑,劳动能力鉴定时效是多久?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劳动能力鉴定时效

1. 劳动能力鉴定的时效

(1)对于经过治疗并且伤情相对稳定的工伤职工,如果存在残疾并且影响劳动能力,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如果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了变化,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工伤如何鉴定

1. 工伤残职工的申请流程

(1)工伤残职工在医疗治疗结束后,应携带相关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

(2)鉴定者需要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例如病历、出院证明、CT片、化验单、心电图等相关诊断材料,以及《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并在每周一、二、三、五前来做鉴定。

(3)鉴定办对鉴定者携带的材料进行专家确认后,需要交纳200元的鉴定费。如果材料不完整,鉴定办会出具委托诊断后再进行鉴定。

(4)鉴定办会定期在每周四召开鉴定会议,做出伤残等级或结论,并进行公布。

(5)自鉴定材料收下登记之日起15日后,单位的劳资人员可以前来领取鉴定结果及所有收取的材料。

工伤医疗待遇

工伤职工因工负伤需要治疗时,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工伤职工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药费和就医路费将全额报销。如果工伤职工需要住院治疗,将按照当地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2/3发放住院伙食补助费。如果经批准需要转往外地治疗,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将按照本企业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住院期间工资问题

对于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接受治疗的工伤职工,将实行工伤医疗期。在工伤医疗期内,工伤职工的工资将停发,并改为按月发放工伤津贴。工伤津贴的标准相当于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收入。

工伤保险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负责全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劳动者不需要缴纳。无论工伤事故的责任归于用人单位、职工个人还是第三方,用人单位都应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然而,工伤保险的享受需要首先认定为工伤。因此,故意犯罪、醉酒或吸毒、自残或自杀的情况都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延伸阅读
  1. 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怎么进行
  2. 军人职业病鉴定一到三级标准是怎样的
  3. 右手拇指末节骨折工伤鉴定为几级
  4. 劳动能力鉴定争议及解决办法
  5. 劳动能力鉴定后可能存在的争议及解决办法

工伤鉴定热门知识

  1. 女性流产工伤等级如何认定
  2. 轻微伤法医鉴定多少钱
  3. 法医鉴定一般需要多少钱
  4. 劳动能力鉴定的作用是什么,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怎样的
  5. 工伤的常见问题解答有哪些
  6. 做工伤鉴定需要多少钱
  7. 申请工伤鉴定的费用该由谁出
工伤鉴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