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2-12
(1)对于经过治疗并且伤情相对稳定的工伤职工,如果存在残疾并且影响劳动能力,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如果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了变化,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1)工伤残职工在医疗治疗结束后,应携带相关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
(2)鉴定者需要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例如病历、出院证明、CT片、化验单、心电图等相关诊断材料,以及《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并在每周一、二、三、五前来做鉴定。
(3)鉴定办对鉴定者携带的材料进行专家确认后,需要交纳200元的鉴定费。如果材料不完整,鉴定办会出具委托诊断后再进行鉴定。
(4)鉴定办会定期在每周四召开鉴定会议,做出伤残等级或结论,并进行公布。
(5)自鉴定材料收下登记之日起15日后,单位的劳资人员可以前来领取鉴定结果及所有收取的材料。
工伤职工因工负伤需要治疗时,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工伤职工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药费和就医路费将全额报销。如果工伤职工需要住院治疗,将按照当地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2/3发放住院伙食补助费。如果经批准需要转往外地治疗,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将按照本企业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对于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接受治疗的工伤职工,将实行工伤医疗期。在工伤医疗期内,工伤职工的工资将停发,并改为按月发放工伤津贴。工伤津贴的标准相当于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收入。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负责全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劳动者不需要缴纳。无论工伤事故的责任归于用人单位、职工个人还是第三方,用人单位都应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然而,工伤保险的享受需要首先认定为工伤。因此,故意犯罪、醉酒或吸毒、自残或自杀的情况都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