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2-28
根据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土地承包法》,该法于2003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第一条:为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维护流转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及相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期稳定,是规范土地流转的基础。
第三条: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其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流转四权统一的权利。
第四条: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情况下,允许承包方在承包期内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五条: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第六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和扣缴,也不得以服务为由提取管理费。
第七条:拓展二三产业,让分离土地的农民实现非农就业,并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这是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前提条件。
第八条: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维护其土地承包权益,获取土地流转收益,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
第九条: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提高现代农业的集约化水平,促使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以减少农民的办法来富裕农民。
第十条: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土地流转行为应符合法律规定;承包方有权自主决定是否流转承包土地、流转对象和流转形式,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流转或阻碍流转,流转收益归农户所有。
第十一条:坚持规模效益原则。鼓励承包方联合合作,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加大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规模效益。
第十二条:坚持平等协商原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双方是平等的主体,其流转形式、价格、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
第十三条:坚持共同受益原则。承包方流转土地可获取流转费和从事非农收入,而接转方可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增加农业收入。
第十四条: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接转土地经营者在流转过程中,不得损害生产和生态环境,不能搞掠夺式经营,要加强土地投入和养护,培育地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第十五条:乡镇政府应成立土地流转领导小组,实行乡镇长负责制,统筹辖区内土地流转工作,为加快土地流转提供组织保障。
第十六条:乡镇政府结合区县二三产业发展布局和城市化进程,科学编制本乡镇的土地流转规划,将民间无序流转变成有计划、有组织的流转。
第十七条:乡镇政府应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流转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指导、合同变更仲裁等服务,优化土地流转的外部环境。
第十八条:乡镇政府应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将辖区内各村土地流转信息及外来求租土地信息输入信息库,并通过电子显示屏发布,为流转双方对接创造条件。
第十九条:村建土地流转服务站应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本村农户土地流转的信息收集,并向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上报,为农民流转土地提供支持。
第二十条: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土地流转中行使指导、协调、管理、监督等职能,协助农户做好土地流转的相关工作。
第二十一条:区县经管部门应建立土地流转信息专栏,发布本区县所辖乡镇的土地流转信息,为加快土地流转提供信息平台。
第二十二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或中介组织应向区县人民政府农业行政(或农村经管)主管部门备案,并接受其指导,提供流转中介服务,符合法律和相关规定。
第二十三条:发包方在出租土地之前,应向村民公示土地出租用途、面积、价格和期限,并征求村民意见。
第二十四条:发包方应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将土地出租方案提交大会讨论,经过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形成会议决议。
第二十五条:发包方向外出租土地时,应向乡镇政府书面报告,并附上村民代表大会的决议,经审核批准后再组织实施。
第二十六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双方应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合同一式四份,流转双方各执一份,向发包方和乡镇经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后,双方当事人可到乡镇经管部门进行鉴证,也可到区县司法部门进行公证。
第二十八条:发包方向外出租土地时,经乡镇政府批准,并以书面形式向乡镇经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发包方应及时公布土地流转收益和分配方案等情况,让村民了解土地流转的全过程,增强办事透明度。
第三十条:承包方采取转让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事先向发包方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方可转让。
第三十一条:发包方同意承包方以转让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当事人应及时办理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更手续;发包方不同意的,应在7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承包方说明理由。
第三十二条:村内承包方之间自愿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双方当事人应及时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更手续。
第三十三条:承包方将承包地采取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的,应及时办理登记手续,并向发包方备案。
第三十四条:村内承包方之间采取转包、出租方式流转土地的,接转方在流转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可以再流转给本村其他农户,但应取得原承包方的同意。
第三十五条:本村以外的接转方若进行二次流转,须经发包方同意,并在乡镇经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六条:承包方自愿委托发包方或中介组织流转承包土地时,应事先出具土地流转委托书,载明委托事项、权限和期限,并在委托书上签名或盖章。
第三十七条:村内承包方之间开展土地流转时,发包方应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台账,记录土地流转内容及其变更情况。
第三十八条:区县、乡镇农业行政主管(或农村经管)部门是土地流转的主管单位,负责履行土地流转职能,定期检查土地流转使用情况,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土地流转健康运行。
第三十九条:乡镇经管部门应指导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订立,及时办理土地流转引起的合同变更、解除、重订以及合同签证,并建立流转合同档案。
第四十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使用区县政府统一印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文本,主要条款包括:1双方当事人姓名;2流转面积;3流转期限和起止时间;4流转用途;5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6流转价格及支付方式;7流转合同到期后地上附着物及相关设施的处理;8违约责任。
第四十一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在本社区内流转,也可打破地域、行业和城乡界限,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流转。
第四十二条:允许工商企业租赁农民承包地,采取公司加农户和订单农业方式,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化经营,向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
第四十三条:承包方自愿将承包土地流转给发包方经营,或由发包方向外出租,流转期限应一致,以便接转方经营管理。
第四十四条:承包方采取转包或出租方式流转承包土地,期限不足一年的,可不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
第四十五条:承包方自愿将承包土地流转给发包方,在流转合同约定的期限内,不得重新向发包方申请要地。
第四十六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费包括转包费、转让费、租金和入股分红等,流转费按照一年一收的方式进行,实施股份合作的可采取1-2次分配,不得在流转期限内将流转费提前一次性收齐。
第四十七条:发包方同外来企业签订土地租赁合同时,应约定租金分阶段递增幅度,以便在土地增值的情况下,确保农户持续增收。
第四十八条:发包方向农业龙头企业或涉农工商企业出租土地时,所签订的合同应约定优先吸纳本村劳动力在该企业就业。
第四十九条:发包方对土地流转后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掠夺性经营、造成生产下降或弃耕荒芜的情况,应终止流转合同,收回发包的土地。
根据《土地承包法》及其细则,旨在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保护流转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本法规定了土地流转的时间、原则、服务、程序和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确保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